《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1篇

小時候就看著書中200多個人物上演著群英會,在三足鼎立的局面下明爭暗斗,爾虞我詐,絞盡腦汁想著如何凌駕于他人之上,戰火紛飛的年代兵荒馬亂,民不聊生。不明白為何三國不能和睦相處,不明白英雄為何熱衷于成為亂世的梟雄。蜀魏吳,個個都自稱君子,孰不知自己的“豐功偉績”是由什么壘成的,自己正踩在無數將領小兵的鮮血與汗水中站起來的,君子向往高尚,講究仁義。當我第一次用小學生的眼光欣賞《三國》的時候,我無法理解他們之間的爭斗,無法理解他們的向往,他們的內心世界,更無法理解他們口中常常提到的仁義。

劉關張桃園三結義,發誓至死永遠是兄弟,然而一覽全書,每次遇到危險,跑得最快的總是小劉,為了保命甚至連老婆都不要了。害的關羽那死腦經為了個“義”字去替曹操打工,過五關斬六將,這難道是悟出了“義”的真諦?呂布本是一代豪杰,一表人才,然而卻為了個貂禪,兒女情長,親手弒父,兩個干爹都死在了自己的劍下。弄得孝義兩失,一輩子的英名毀于一旦。

曹操乃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這評價一點兒沒錯。呂伯奢好心設宴款待他曹阿瞞,卻不料引來一場滅門的殺身之禍,最起碼的禮尚往來都不見了蹤影,華佗給他治病,卻賠上了自己的性命。魏延給我的感覺就是個惟利是圖的家伙,“功勞由他領,黑鍋你來背”。陳式的例子再貼切不過。然而當我再一次用高中生的眼光重省《三國》的時候,我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趙云的忠肝義膽天地可見,沖鋒陷陣,他會沖在最前面,撤退回營,他甘愿斷后護送,生命在他的戰場上只屬于國家,屬于他效忠的朝廷,無論功勞多大,他都不會居功自傲,獨領風騷。這,才是真正的“義”。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生的智慧都傾注在軍師的天職上,獻給了劉備創業的進程,沒有怨言??粘怯?,草船借箭,火燒赤壁,耳熟能詳的歷史無一不透著孔明的努力汗水智慧與精力。出師一表爭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諸葛亮用一生的光陰詮釋了“義”的真諦。

張飛雖然是個欠考慮,容易腦熱的單細胞動物,看他就曉得什么是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然而兄弟有難他必定出手相助,因為火爆的脾氣,他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但這也是為了兄弟,為了義,他用生命換來的“義”。這,才是真正的義。關羽很講義氣,對事不對人,為了劉備,他寧愿幫曹操掃除前進道路上的阻礙,因心念舊恩,在立下軍令狀的情況下毅然在華容道調轉馬頭,放走了曹操,不是別的,只是為了義。這,才是真正的“義”。

《三國演義》上演的不只是場戰爭游戲,它并非“演”的天下,而是“義”的舞臺。如果不是“義”的存在,哪會有三國鼎立的時代?!義――三畫一字,簡簡單單,又寓意深刻,三國演義,義貫三國,逝去了義,三國也就演不起來。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2篇

在《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片段,其背景是劉備與呂布當時交戰,劉備大敗而逃,在投奔曹操途中在獵戶劉安家中借宿。劉安聽說來是大名鼎鼎的劉備時,想找一些野味盛情款待,但當時家庭條件有限,找不到野味,“乃殺其妻以食之”。這段話令人看后覺得驚悚,殘忍。最后當劉備知道真相后,不僅沒有憤怒、責備劉安,反而感動得落淚。當劉備與曹操會面說了此事,曹操令人以“金百兩賜之”??梢?,書中對劉安殺妻來給劉備吃是抱有一種贊賞的態度,是否在當時女人的地位如此低下,低下到女人似乎是男人的私有財產,隨男人處置?低下到殺妻奉肉被劉備稱為“義舉”?可想而知,這不僅是劉備對待女人的態度,也是當時社會對待女人的態度,實在令人痛心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3篇

《三國演義》是一本耳熟能詳的書,相信約莫九成的中國人都讀過。今天,我想淺談一下我對這本書的理解。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東漢末期魏、蜀、吳三國三分天下,爭奪霸權的故事,其原本是《三國志》,由羅貫中改編為小說《三國演義》。書中將各路人物描寫得有血有肉、棱角分明。

當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劉關張桃園結義揭開了三國序幕,成為千古傳誦的經典。此后,為興復漢室,劉備勵精圖治,與趙云,張飛、關羽等人為蜀國打下半壁江山,在三國中占得一席之地。這時的蜀國好比初升的太陽,冉冉升起。在劉備三顧茅廬,請來了諸葛亮,并聯合東吳打贏了赤壁之戰后,蜀國達到了正午——最鼎盛之時。但是劉備卻心浮氣躁,不再如當初腳踏實地,這表現在對趙云和諸葛亮的不信任上,只因為他們可能會功高蓋主,致使自己威信下降,無法維持至高統治。僅僅因為這種小小的疑慮便處處設防,可見劉備對地位與身份的渴望與日俱增,這也注定了蜀國即將走上下坡路。此后,關羽敗走麥城,張飛報仇被殺,五虎將中一下少了兩個,還是劉備情同手足的兄弟,使得劉備更為焦躁。在荊州失守后,劉備對黃忠用激將法,使得黃忠被重重圍困,導致了五虎將只剩趙云和姜維,但是劉備生性多疑,信不過他們,于是乎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

但吳國的境遇更為難堪。吳國占據了當時江南的富庶之地,且水路發達,土地富饒,與曹操所占據的北方有著天壤之別,而且從吳國攻打蜀國可以和北面形成夾攻之勢,所以孫權在周瑜、孫策死后可謂是為了抵抗曹軍而焦頭爛額,在對抗曹操的過程中,呂蒙、甘寧等吳國大將先后陣亡,使得原本在三國中實力較弱的吳國雪上加霜,即使再度聯合蜀國抗魏也無法讓吳國在戰亂中站穩腳跟。

反觀魏國,在輸了赤壁之戰后進行了深刻反思,廣納天下賢士。即便曹操在功業未就前含恨死去,其子曹丕也很好地繼承了他的意志。而蜀國則恰恰相反,諸葛在手卻不敢用,等劉備將死時,他看開了,任用諸葛輔佐劉禪,但實質上是他不想讓他為蜀國打下的基業都被劉禪毀于一旦,才說出“若劉禪不行,則換你來當皇帝”的話。劉備病逝后,諸葛亮寫下《出師表》,繼續為蜀國嘔心瀝血。此時的蜀國如半輪夕陽,尚能發出幾縷光熱,尚能茍延殘喘。但可惜,此時諸葛亮已時日無多,很快就在長坂坡前仙逝,蜀國此時就相當于失去了核心的頂梁柱,再加上東吳被滅,前有追兵,后無退路,蜀國徹底陷入黑暗中,再也無法翻身了。最終,魏國一統天下。

魏國雖強,卻也不是銅墻鐵壁,刀槍不入;蜀吳雖弱,卻也不是不能翻身。歸根結底,是“傲慢”與“虛榮”使得蜀國失去了那唯一打敗魏國的機會——劉備有人才,卻不能推心置腹,只因自己的私欲便害慘了蜀國;吳國則是袖手旁觀,想坐收漁翁之利,永遠以為戰火不會燒到他們頭上,卻不積極做出行動。這也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反思的:我們是否無意中讓傲慢與虛榮影響了我們的行動?是否有這樣的毛病?即使無法做到十全十美,至少也要在生活中不斷提醒自己要謙虛,不要等到壞事發生了才追悔莫及。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4篇

讀了《三國演義》,我的心充滿了血,忍不住要迸出來。這部歷史小說從古代流傳到現代,震撼了中國,讓我真正學到了很多英雄主義。這200多個字符中的一個。最具代表性的應該是劉備。

劉備是皇族的后裔,但他沒有任何權利。他的工作是賣草鞋。偶然的機會,他遇到了關羽和張飛,他們成為了朋友,一起工作?!拔覀儾幌牖钤谕荒甑耐粋€月,而是死在同一年的同一個月?!边@是英雄的聲音。后來,劉備從諸葛亮、龐通、趙云、馬超、黃忠、魏延等人那里得到人才。突然變成了君主。一天比一天強,一天比一天富。這是劉備,一個懂得用人的英雄,有理想,有抱負,為老百姓著想。

與劉備相比,他的兒子劉禪膽小得多。劉備死后,諸葛亮繼位。幾年后,諸葛亮也去世了。蜀國在劉禪的統治下日夜衰敗。人們的生活并不像現在這樣好。沒有不哭的人。劉禪只是在宮里吃喝玩樂。最后,蜀國向魏國投降。劉禪也因此失去了聲譽。所以人們說他是無可救藥的阿杜王子。

這組截然不同的父子對比,更能體現劉備的英雄精神。

關羽也很忠誠?!爸荒芟碌綕h,不能下到曹”,這是他在曹操的蠱惑下說的話,盡管曹操用酒來誘惑他。但他就是不信。最初,曹操想用一只紅兔子和一匹馬來賄賂他,但他沒有上當。他只是用它作為工具來尋找劉備和張飛。即使他斬了閻良和文丑,他也還了曹操的錢。但在華容路上,因為他過了五關,砍了六關,會給曹操造成很大的損失,放了曹操,讓他不至于死在赤壁。我認為關羽是講義上的英雄。

相反,雖然呂布很擅長武術,但他是無私的。當他看到董卓送給他紅兔馬、金、銀、珠寶和美女時,他忘記了丁原對他的愛。他用刀捅了他的養父,然后撲向董卓。并幫助董卓把世界弄得一團糟,混淆是非。如果有人反對董卓,董卓就會殺死董卓。最后,他得到了他應得的。

曹操是人民心目中的叛徒,陰險狡詐已成為他的家常便飯。但他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赤壁之戰中,曹操千方百計想招募的幾十萬士兵和幾千艘戰船,突然被諸葛亮和周瑜的計劃打敗了。他只能帶著剩下的數百名士兵和文武官員匆忙逃離。因為趙云、張飛、關羽在路上襲擊了他,只剩下不到三百人了。但曹操不能氣餒。他再次鼓起勇氣,招募了新的士兵和馬匹。然而,在幾年的時間里,他建立了一支龐大的軍隊,最后成為最后一個滅亡的諸侯國。

《三國演義》中有許多英雄人物:張飛的率直、張遼的執著、諸葛亮的巧妙算計、軍事技巧的嫻熟運用等等?!度龂萘x》這本駭人聽聞的書,正是由這些栩栩如生的三國人物描寫的。

我終于讀完了《三國演義》?!度龂萘x》又稱《三國演義》或《三國演義》,是一部流傳廣泛、影響深遠的長篇歷史小說?!度龂萘x》是根據東漢末年的歷史和魏、蜀、吳三國的歷史寫成的。從東漢皇帝忠平元年(公元184年)開始,黃巾起義就開始了,直到晉朝皇帝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吳去世,人們對黃巾起義的描述已經持續了近一個世紀。讀了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的人物。

《三國演義》中有1191個姓和名的人。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智晟朱良和長山趙子龍。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5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看到這首詞,你想到了什么?呵呵,這首楊慎的《臨江仙》是《三國演義》的開場詞,開頭那兩句是不是感到豪氣萬丈,器宇軒昂呢?!

《三國演義》主要寫了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各路英豪爭奪天下,打了個不亦樂乎,最后被晉朝統一了。

諸葛亮可謂是三國里的英雄人物!他足智多謀,上通天文,下曉地理。他組織策劃的火燒新野、草船借箭、三氣周瑜、六出祁山,無不體現了他的聰明和智慧!只可惜他事必躬親,直累到吐血而死。

劉備求才不惜三顧茅廬,謙虛大度,只可惜養了個平庸的兒子——劉禪,如果劉禪有本事,諸葛亮也不會累死了。

曹操是三國里最刁鉆狡詐的人物,他生性多疑,比狐貍都狡猾。似乎他就是*雄的代言人,可是他求賢若渴,唯才是舉,所以他的身邊積聚了大量人才,而他也不計前嫌,對罵他的陳琳委以重任。曹操有膽略還有情義,他放走了對手劉備。他對關羽厚愛有加,如果關羽先認識了曹操,大概也就會歸于其髦下。在赤壁大戰中敗北的曹操,被關羽念舊情在華容道放走。曹操也做了好些壞事,也許是身在江湖身不由己吧。特別欣賞那個“望梅止渴”的典故,正是曹操的智慧讓兵士們走出困境!

關羽也是重情義的英雄,他感念與劉備的厚愛,不惜千里走單騎回到劉備身邊。

最讓人笑話的是周瑜,他也是個有才有能力的人物,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片土地,正是他奠定了魏國的基礎??墒侵荑さ臍饬亢苁仟M窄,嫉妒諸葛亮的才能,與諸葛亮勢不兩立,最后在傷病中氣死,年終36歲,真是可悲啊。

孫權,仰仗父兄基業,沒有什么建樹,猛張飛有勇無謀,呂布見利忘義……三國的人物個個活靈活現,讓人大開眼界!

讀《三國演義》要學里面人物的大度,謙虛和智慧,不能學人物的氣量狹窄?!度龂萘x》也詮釋了“得人心者得天下者”,自私小氣的人縱有才能終究也會是失敗的。

《三國演義》真是一部很好的名著,很值得一看,它會讓你獲益匪淺的。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6篇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見過吧?沒錯,這句話就是出自羅貫中的《三國演義》,能與《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齊名的四大名著之一。

這本書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描寫了我國古代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簡單來說是群雄割據混戰,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斗爭以及司馬炎一統三國的故事。

里面的人物,我們都不陌生。有野心龐大的梟雄曹操,有仁厚愛民的皇叔劉備,有機智過人的軍師諸葛亮,還有敬賢禮士的江東孫權等等。他們都是《三國演義》里面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人物。其中,我特別崇拜諸葛亮和曹操,諸葛亮在書中可說是一位最有智謀的軍師,甚至遭到了東吳周瑜的嫉妒,幾番陷害,卻被諸葛亮漂亮的瓦解,甚至說出了“既生瑜,何生亮”一話。

不僅如此,諸葛亮也在軍事上大放光芒,草船借箭,智借東風,七擒孟獲,空城計等等,為劉備打下了很多江山。而且,諸葛亮也是一位忠臣,自劉備三顧茅廬就一直跟著劉備,幫助劉備進行的復漢計劃,只可惜沒有成功便長眠五丈原,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我十分佩服諸葛亮!

曹操按照大多人的評價來說,他是一位梟雄,挾天子以令諸侯,對于漢室是一位奸臣。然而,我并不這么認為,他是一位梟雄是沒錯,有龐大的野心也對,但是,他是從一個貧窮的鄉下出身的,看慣了人民的貧苦,也看到了人民被群雄紛爭戰亂的洗禮,他只是想要一統天下,還廣大人民一個安康的生活。曹操一統天下的第一步,就是挾持了漢獻帝,奉天子以令諸侯,這件事,即使曹操不做,也會有第二個人會做。他建立了^v^,頒布法令,也適應了廣大群眾統一,和平的愿望。但是問題也沒有這么簡單,盡管過了多少朝代,甚至到了今天,過了多少朝代,甚至到了今天,還是有人對曹操奪取劉氏家族^v^有意見,豈不可怪。不過對于我個人來說,我還是挺佩服曹操的,他寫的詩我也很是喜歡,磅礴大氣,很有氣魄!

也許,有些人覺得,我們現在又不用打仗,了解這么多軍事干什么?其實不然,策略謀劃并不只是能用在戰爭上,也可以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可以讓我們變得聰明,變得機敏,在遇到危險時,比平常人更冷靜的思考。難道三十六計就對我們沒有幫助嗎?但是,可千萬不能用這些計謀犯罪害人!

讀書能讓我們的詞匯量增大,能讓我們感到身心愉悅,能讓我們從書中學到更多知識和道理?!度龂萘x》這本書中的人物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如劉備的禮賢下士,曹操的龐宏氣魄,孔明的足智多謀,關羽的忠肝義膽,趙云的赤膽忠誠,周泰的悍死衛主等等,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書有很多,我們永遠都讀不完,我們應該孜孜不倦的學習,不管是國內名著還是國外名著,他們都有值得探討的價值,我也會永無止境的看書讀書體會書!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7篇

合上書,我仿佛看見了桃園三結義的誓言、煮酒論英雄的曹操和劉備、千里走單騎的關羽、火燒糧倉、草船借箭的諸葛亮、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的關羽、七擒孟獲的計謀、揮淚斬馬謖的不舍、造木牛流馬的聰慧,還有那愛惜賢士的曹操……三國啊,你真令我嘆服!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有很多,其中以曹操、劉備、關云長、張飛、趙云、諸葛亮最為主要。這幾個人中,我最佩服的就是關云長和諸葛亮了,為什么他們值得我佩服呢?因為關云長有勇有謀,視死如歸,忠誠于主,重個人情義,并可以為了情義去獻身;諸葛亮呢?足智多謀、神機妙算、并忠誠于劉備。我認為這幾個人中,最遺憾的就是張飛了,一世英名啊,毀于兩個無名小卒,真是明箭易躲,暗箭難防!我最討厭的人物就是孟獲了,孔明三擒他,服了就放了他,結果七擒他,還是被司馬懿殺了,真是不知好歹。我覺得三國中最狡詐的乃曹操也,他陰險狡詐,善于用人,但他是一位偉大的詩人,我們可以從《龜雖壽》中體會出他不服老的精神和他的雄心壯志;也可以從《觀滄?!分懈形虻饺松恼嬷B。最勇猛的人,我認為就是趙云了!手持槍,身穿甲,殺敵無數,但是有勇無謀是他最大的缺點。每個人物,都有不同形態,但個個都是英雄好漢!

《三國演義》中的情節,共有一百二十節,每一節都十分精彩??v讀全文,每個情節都引人入勝,緊扣心弦,仿佛給讀者呈現了一部完整的電影。其中,我覺得最精彩的情節是第二十七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這一節主要講述了關云長領兵去打樊城,曹仁見關公沒穿盔甲,便令弩弓手放箭。有一箭射中了關公的右臂。但箭頭有毒,毒已入骨。聞之,神醫華佗前來醫治。他采用割開皮肉,用刀刮去骨頭上的毒。在醫治時,關云長談笑自如,真乃英雄!后人有詩詞贊曰: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圣手能醫說華佗??梢?,關云長意志是多么堅定,毅力是多么頑強!我覺得最驚現的章節是第四回《廢漢帝陳留踐位謀董賊孟德獻刀》。這一節主要簡述了:曹操佩著寶刀來到相府,想刺殺董卓;在拔刀時卻被董卓看見,董賊便問曹操,要干什么?曹操十分惶恐,便靈機一動,說,有一寶刀,獻上恩相。董賊給了曹操一匹良馬,曹操騎馬逃出城外,經過中牟縣,卻被軍士俘虜??h令審問曹操,卻曹操一片忠義打動,放了曹操?!把嗳赴仓欩]之志?”這句話說得好??!小小的燕雀怎么知道鴻雁的遠大志呢?這句話能充分說明曹操一心報國,共誅董卓!

在三國演義中的每個章節,故事都不同,但章章都演繹著人生!三國演義真的為讀者生動活現地演義了一個歷史故事,也讓我從中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之道。曹操給我的啟示就是,做人不能太狡詐。三國演義還讓我學到:要善于聽取好的意見,忠言逆耳。三國演義中,還可以學到許許多多的東西,比如研究歷史的規律,分析人物性格,分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成敗原因。名著是經得起反復閱讀,反復推敲的,好的名著伴隨我一生成長。

《三國演義》的讀后感1000字左右 第8篇

《三國志》里曾說過:“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意思是讀書要反復讀,反復思考,才能領悟其中的道理。是啊,一本書的價值何其之高?不反復讀幾遍,怎能理解其中所蘊藏的道理呢?前年爸爸買了一套四大名著作為生日禮物送給我,而我卻只對《三國演義》情有獨鐘,并且愛不釋手,來來回回看了三、四遍。這個暑假,我又品讀并研究了《三國演義》,獲得了新的感悟。

這本書里講述了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崛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討伐群雄,經官渡之戰后占領中原;劉備與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后又三顧茅廬,諸葛亮出山后出謀劃策,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占據西川;孫權則繼兄父基業,統一江東。三國鼎立后,曹操病死,其子曹丕稱帝,廢漢立魏。劉備為報孫權害死關羽之仇,興百萬人馬進攻東吳,卻遭陸遜火燒連營,敗回白帝城,之后病逝。諸葛亮盡心盡力輔佐劉禪,六出祁山,卻回回以失敗告終,自己也積勞成疾,病逝五丈原。怎知劉禪昏庸,聽信奸臣,蜀國日漸衰落。此時,曹丕之子曹睿病死,司馬氏奪權,司馬炎篡位,建西晉,又滅蜀亡吳,統一天下。

在魏、蜀、吳三國中,每個國家都很強大,既有謀士,又有武將,且地廣人多,但最后卻讓后來居上的司馬氏當了皇帝,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求勝心切,都想一步登天,還十分多疑。就如曹操,他猜忌所有人,先殺了自己的好友呂伯奢一家,后又殺死了可以治他頭疾的華佗,同時也斷送了自己的性命。而劉備卻是一個善用人才的人。他胸懷大志,求賢若渴,三顧茅廬,請得諸葛亮出山。隨后又憑借諸葛亮的謀略與武將們的驍勇才得以建國稱帝。但他最后卻一意孤行,不聽諸葛亮、趙云勸諫,攻打東吳,最終導致蜀國元氣大傷,自己也病死了。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要腳踏實地地去完成自己的抱負,也不能一時怒火沖心,做出不理智的事情。像呂布那樣的人,自恃武藝高強,把所有人都不放在眼里,最終還不是被曹操給殺了?想要成功,不僅要有抱負,還要有行動,要努力去實現,一步一個腳印,才能走完成功之路,獲得成功的喜悅。

在《三國演義》中,每一個人都能告訴我們做人和做事的真理:關羽告訴我們,做人要時刻講義氣,不背信棄義,不去做小人;諸葛亮告訴我們,做事要“三思而后行”,不能魯莽;周瑜告訴我們,做人不能像他一樣,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要做一個氣量大的人,做一個不嫉妒別人的人;曹操告訴我們,做人不能敵視對方,猜忌對方,要化敵為友,才能成就大事……

一本好書,就像一個朋友,能相伴人一生。在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領悟到了成功的關鍵,體會到了書中的奧秘。明白:成功其實并不困難,只要你有一顆執著的心,敢于拼搏的心,堅持不懈的心去奮斗,去實現理想,我相信,成功的大門一定會為你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