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篇

中華自古以來都傳承著禮讓兄弟姐妹的傳統美德,讀了《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我感受到古代的小孩子都這么懂得禮讓,何況我們現代人呢?

孔融讓梨的.故事主要講了在孔融四歲那年,有一天,爸爸的一個學生來看老師和師母,并帶來了一大堆梨??腿俗尶兹诎牙娣纸o大家吃。在爸爸點頭同意后,小孔融站起來給大家分梨。他先拿個最大的梨給客人;然后挑兩個大的給爸爸、媽媽;再把大的一個一個分給了哥哥們;最后,他才在一大堆梨中,拿了一個最小的給自己??腿藛栃】兹跒槭裁磽煲粋€最小的給自己呢?孔融回答,我年紀最小,當然應該吃最小的??腿寺犃丝兹诘幕卮鹬笨洫勊?。爸爸也滿意地點了點頭。

孔融是最小的一個,在現代社會中,長輩有好的,有大的東西都會毫不猶豫的給最小的小孩子,無比溺愛他,呵護她。這也成為了現代常見堪稱幾乎的現象。尤其是獨生子,家長團團圍著一個小孩,就像一群龍守護一顆明珠一樣?!昂⒆?,巧克力吃不吃呀?”“喝水嗎,換飲料吧?”“冷了嗎?”讓人不禁感嘆道,這比慈禧還享福??!這就導致了孩子不懂禮讓。

我就是個“嫡系皇子”。因為哥哥住在姑姑家,逢年過節也很難來一趟。家里雖說這有三口人,但那兩個大人無非不圍這我團團轉?我也要學習禮讓,可去哪學呢?家里只有我一個“嫡子”??!謙讓是人和人相處必不可少的一種美德,懂得謙讓的人能和同伴和睦相處,能深受同伴歡迎。但是,在生活中,不少家長不懂得謙讓的內在含義,喜歡無原則地要自家孩子謙讓。記得有一次,我才那么小,和鄰居家的小孩玩,爺爺端過來兩只蘋果,說給我們吃,而那兩個蘋果一大一小,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挑了一個又大又飽滿的,而那個小孩更是被寵愛得不得了,就嚷嚷著要拿大的,我們就因為一個蘋果鬧得不可開交,你爭我搶,后來爺爺把那個小蘋果換了個大的才平息了這場無理取鬧的戲碼。長大后回想此事,真是有感而發!唉,現在每家每戶都有一個蜜罐,每個獨生子都在蜜罐里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玩最好的。當我問爺爺為什么不鍛煉我禮讓的時候,爺爺滿不在乎,只是拋了一句“禮讓了就是懦弱的人啦,你要去爭去搶啊”??晌艺J為,不學會禮讓,而去爭搶,就像后宮里的你爭我斗一樣,這才是懦弱的表現,這才是不懂事不聽話。

現在的我們該怎么做呢?在朋友之間要互相禮讓,互相謙讓,不要你爭我搶,鬧得一團糟。人與人之間不要咄咄逼人,要你讓我我讓你,才能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盡管自己是個“嫡系皇子”,也要像古人學會怎樣禮讓。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2篇

孔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币馑季褪钦f:不學會禮貌,就難以有立身之處。你看禮貌是那么的重要。今天,我就讀了一個關于禮儀的小故事,它叫《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主要講了:

孔融小時候常常和哥哥一塊吃梨。每次,他總是拿最小的梨。有一次,爸爸看見了,就問道:“你為什么總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答道:“我是弟弟,年齡最小,應該吃最小的,大的還是讓給哥哥吃吧?!?/p>

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禮讓、相互幫助、團結友愛的道理,每次都讓哥哥哥哥先拿,最后他才拿,而且每次都拿最小的梨,把大的讓給哥哥。

我們生活中有好多小孩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他們的家長對他們更是寵愛有加,什么事情都讓著。這些“小皇帝”“小公主”要把最好的東西都留給自己,當然不會像孔融一樣把最好的東西讓給別人。就拿吃個蘋果來說好了,我們一般都會把最好的留給別人,可這些“小皇帝”“小公主”都會第一個去拿,要把最好的蘋果給自己,一點也不知道要禮讓。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之所以流傳千載,是希望會有更多的人,像孔融一樣,學會禮讓。所以,我們每時每刻都要把禮讓記在心哦!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3篇

今天,當我再一次翻開《孔融讓梨》時,我的心在震撼?!爸t讓”,一個簡單的詞,卻有著多么豐富的涵義。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在東漢末年有一位叫孔融的文學家,有五個哥哥和一個弟弟。

孔融四歲時,媽媽買了幾個梨子回來,父親讓孔融先挑??墒撬惶艉玫?,不揀大的,只拿了一個最小的。父親見了,感到很納悶,就問孔融:“這么多的梨,又讓你先拿,你為什么不拿大的呢?”孔融回答道:“大的留給哥哥吃?!备赣H又問他:“你還有個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還小嗎?”孔融說:“我比弟弟大,是哥哥,所以弟弟要吃大的?!甭犃丝兹诘脑?,大家都夸他是個懂得謙讓的好孩子。

看完全文,我自慚形穢??兹谒臍q時就知道謙讓,而我呢?我已經上五年級了,可是我從來沒有真正的謙讓過。今天,我終于感悟,謙讓是多么的偉大??!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4篇

今天,我讀了一篇故事,名叫《孔融讓梨》,我讀后很有感觸。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漢魯國,有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非常聰明,也很懂事。在他四歲時,有一次,爸爸拿回來一袋梨,給孩子們吃。爸爸讓孔融來分梨,孔融把最大的給了爺爺奶奶,把比較大的給爸爸媽媽,把其他的給了哥哥弟弟,而把最小的給了自己。大家都夸他懂事。

看到這里,我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一個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那么懂事!想到這兒,我的臉上一陣發燒,不禁慚愧不已:我和他竟形成天壤之別!怎么回事?聽我慢慢道來。

我天生喜歡讀書,我家也正好在少兒圖書館附近,我便有事沒事就到圖書館借書,但我一般喜歡有人和我一起去。去年有一次,我急著要去借書,便纏著爺爺跟我去,但爺爺因為在燒開水,而且弟弟一人在家,需要有人照顧,所以爺爺燒完開水就要去照顧弟弟。但我卻不懂事,一個勁地纏著爺爺。爺爺非常生氣,批評了我,我還不服氣,也小聲嘀咕了幾句。唉,現在想起來多后悔啊!爺爺是多么疼愛我啊,我卻那么不尊重他老人家。再看看人家孔融,人家四歲就懂得尊老愛幼,我十歲了還那么不懂事,慚愧啊慚愧。

尊老愛幼,是多么偉大的美德啊!它能讓每個人都對你刮目相看,快學會這一種美德吧!這樣才會讓你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讓你的生命更加有滋有味。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5篇

寒假里,我看了一本故事書,叫做《孔融讓梨》。

這本書講述的是:古時候一個叫孔融的小男孩,他把最小的梨子留給自己,把大的都讓給哥哥弟弟們。他的這種懂得謙讓和分享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去學習。

生活中,一本好看的書,如果和好朋友一起分享著看,我會覺得更加有趣精彩了。

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玩具的時候,也要懂得分享和謙讓。有一天,我和小伙伴們一起玩,其中一個伙伴哭了,我們大家一起哄他開心,讓他別哭,把好玩的玩具都讓給他玩。最后,我們都玩的很開心!

兄弟姐妹之間,也要懂得互相謙讓,不能光顧著自己開心。有一天,我在哥哥家里玩游戲機。我一直連贏,讓哥哥很失落。舅舅發現原來是哥哥的手柄沒有我的好用,于是我和哥哥交換了手柄,哥哥開始連贏,雖然我一直輸,但是我們笑的很開心,我也玩的很開心!

我一定要繼續做一個懂得謙讓,懂得分享,懂得為別人著想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6篇

媽媽給我講過很多過很多小故事,如《孟母三遷》、《聞雞起舞》等等,我最喜歡,感觸最深的是孔融讓梨的這則故事。這個故事小朋友們應該都聽過哈,今天我們一起重溫這個故事吧。

故事講的是古時候,有個小朋友叫孔融,他才四歲就很懂得謙讓。有一天,孔融和哥哥弟弟一起分梨吃,他把大梨子都分給了哥哥弟弟,自己留了一個最小的??兹诘母赣H看見了,問:“別人都挑大的,你為什么挑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因為哥哥們比我大,大梨子應該給哥哥吃,弟弟比我小,我也應該謙讓他們?!备赣H聽了孔融的父親贊許的點點頭。

孔融這么小就明白尊敬兄長,愛護幼小,是我們小學生的學習榜樣。我是爸爸媽媽唯一的孩子,平時在家里,爸爸媽媽都寵著我,有什么好吃的都留給我,我也慢慢習慣獨享。作文看了這個故事,我明白我錯了,以后我一定與他們一起分享,而且孔融讓梨也體現了我們中華民族謙讓的美好品質,這種謙讓的品質我覺得我們小學生也可以做的很好,比如說公交車上給老人讓位等。

《孔融讓梨》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應當學會謙讓,學會與別人分享。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7篇

《孔融讓梨》這個故事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熟悉,是說:有一年的八月十五,正是花好月圓的日子??赘仙舷孪聫垷艚Y彩,仆人們十分忙碌,為晚上的賞月做準備。

正在賞月的時候,仆人端來一個托盤,里面放著幾個黃橙橙的大鴨梨讓孔融的爸爸吃,爸爸又讓孩子先吃,老大又讓六弟孔融先吃,孔融立刻拿了一個最小的,爸爸很好奇,就問孔融為什么拿最小的,孔融說:^v^我小,胃口自然也小,就應該吃小的?!卑职钟终f:“可是七弟最小,你是六弟,七弟應該吃最小的呀!你為什么要吃最小的呢?”“哥哥們都讓著我,讓我吃大的,我也要讓著七弟,讓七弟吃大的?!迸赃呎每准业拈L輩都在,長輩們決定把孔融讓梨的故事寫進孔家的家傳,讓后人仿效。

讀了這個故事,我們大家一定想孔融真懂得謙讓呀!其實,只要我們也像孔融一樣懂得謙讓,那你也一定能做出和孔融一樣感人的事情!

同學們,讓我們也像孔融一樣有什么好吃的東西都先想到別人,最后輪到自已吧!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8篇

今天我看了一本繪本——《孔融讓梨》,它主要講了孔融四歲的時候,父親的好朋友來家中拜訪,還帶了一些梨,母親讓大家一起去品嘗。弟弟拿了最大的梨,孔融卻拿個最小的梨,把大的都讓給了哥哥。父親很驚訝地問他:“你不是很想吃梨嗎?為什么選最小的呢?”孔融回答說:“因為我是弟弟,年紀小,自然也應該拿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哥哥們啊?!?/p>

《孔融讓梨》的故事體現了孔融小小年紀就懂得謙讓的品質,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們總說要積極進取,尤其是在工作和學習上,更是如此。如果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謙讓的美好品質,家庭會變得更和睦,更溫暖,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也會更和諧。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那天我的弟弟看電視正看得津津有味,也正是到了我看綜藝節目的時間了。我就跟弟弟說:“把遙控器給我,姐姐要看電視?!钡艿懿荒蜔┑卣f:“我看完才給你看?!蔽也辉敢?,于是就把弟弟的遙控器搶了過來,打開了綜藝節目,弟弟委屈得號啕大哭起來。媽媽聽到弟弟的哭聲,把我狠狠地批評了一頓。

如果我當時有孔融這種謙讓的品質,也許就不會發生這種讓我后悔的事情了。我們應該學習孔融互相謙讓的品質,讓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更加和諧。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9篇

小孩世界的成人化,失去了本有的天真爛漫。稚嫩的心靈過早接受世俗而變得成熟,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孔融把大梨讓給哥哥,做法得到了父親的肯定;把大梨也讓給了弟弟,這種做法也得到了父親的肯定,總之自己吃最小的才是正確的。這種教育方法存在著嚴重的弊端,小孩子受到了世俗的感染。為了受到表揚說出一些虛偽的客套話。心靈的土壤逐漸有了成人的足跡,天真沒有立足之地。

對比一下西方的兒童受教育的方式確實和中國有很大差別,他們通過競爭,誰贏了就可以吃到大梨,家長們從小就給孩子樹立競爭意識??墒?,細想一下,本質是一樣的,還是過早的把孩子帶入成人世界,過早社會化。

這是可悲的,把天真還給孩子,家長們何必一定要讓小孩子計較梨的大小呢?就讓他們隨意的去吃吧,只要他們開心就好。

家長們要把天真還給孩子,敢于對傳統作出批判、質疑!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0篇

一天,我讀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之尊老愛幼孔融讓梨的故事,讀完之后一種佩服之情油然而升,僅有四歲的小孩竟這么懂事,他的高尚舉動和優秀品德深深教育了我,實在令人印象深刻。簡樸的語句中,洋溢著可貴的尊老愛幼的品質,蘊藏著其中的美德。

現實的我與孔融比起來真是有點羞愧,一件慚愧的事又在腦海中飄蕩著,那事發生在我五歲的時候,一天弟弟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動畫片,我看看動畫片又看看鐘表說:“糟糕”電視劇大結局忘看了,我立即拿起遙控器換了臺,弟弟一下子變了臉色,跑來給我爭吵。吵鬧聲驚動了媽媽,媽媽了解情況后,就說:麟麟,做哥哥的讓著點弟弟,而且弟弟是先看的,你不能換個房間看嗎?我說:“就不!”聽話媽媽叫!我瞪了媽媽一眼就氣沖沖地回了房間。到了晚上媽媽看電視,我刻意在電視機前左右擺動,媽媽叫我別擋著,我假裝沒聽見,最后媽媽什么也沒說出去了??戳丝兹谧尷娴墓适伦屛矣窒肫鹆诉@件令人后悔的事,我恨透了自己真對不起媽媽又沒讓著弟弟,現在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事要先人后己,尊老愛幼。

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首先我們做什么要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同時也要謙讓別人,做到先人后己,自己的收獲才會更多更豐富。謙讓,是一種美德,有時尊重,是一種寬容,是一種貢獻,是一種能化解人與人之間矛盾的救濟藥。學會謙讓,做到謙讓,那么,你就會享受到人際關系和諧的快樂。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1篇

在二年級的時候,我把《三字經》一字不漏地背下來了,可我不知道《三字經》的真正含義,這天,我又讀了《三字經》,讓我最難忘的一句話就是“融四歲,能讓梨?!?/p>

故事的大概意思是這樣的:有一天,父親帶了一盤梨子,父親叫孔融他們七個兄弟中從最小的弟弟開始挑梨,弟弟先挑走了一個最大的梨,但是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好、吃吧?!备赣H又問:“那弟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他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應該給他大的?!边@個故事,傳遍了世界,這種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尊老愛幼是中國的傳統美德,孔融很小就有這種謙讓的精神,這種傳統美德已經在世界上流傳了千百年,孔融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其實,在我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值得我們去做,比如:在公交車上,給老人讓坐;吃飯時,我們可以讓小的或年長的人先吃;在看電視時,我們可以先讓小的人看。還有,在我們的汶川大地震中,有很多人受傷、缺水,我們都伸出了援助之手,使他們都感到了溫暖。

這次,我明白了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2篇

”孝順為美“,”美“即為那個人人口中的`美德。其實美德就像是一片汪洋大海,只有經過一點一滴如水珠般大小的好事匯聚,才能真正鑄就那美好的品德。

想必,”孔融讓梨“這個故事早已是古今聞名的。

一天,孔融的媽媽買回了一袋梨,洗給大家吃。她把洗好的梨放在了桌子上,讓家里年紀最小的孔融先挑??兹诳戳丝幢P里的梨。先選了一個又大又黃的梨給了爸爸,又挑了一個十分香甜的梨給了媽媽,接著,他又拿起了其他的大梨給了哥哥們,最后才拿起最小的梨吃了起來??兹诘陌职挚匆娏?,不禁好奇的問:”你為什么只拿了最小的梨給了自己?你是第一個拿的,完全可以拿最大最香的梨給自己吃?!翱兹谡f:”只有把最好的給長輩,尊敬師長可是做人的道理?!翱兹诘陌职致牶笥煮@又喜。

俗話說”百德孝為先“,只有先做到孝順師長,尊敬長輩,才可以做好其他的事??兹诒闶且粋€很好的例子,正是因為他從小就孝順,心中生善,才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與贊同。

孝也是一種美,把美傳給家人,傳給長輩,何樂而不為呢?美德就像是一對長滿羽毛的大翅膀,只要一根根的積攢,終會成為一個讓人人欽羨的美德”天使“。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3篇

可能是受天氣的影響,今天午睡我感到睡意全無。其他同學也一樣,嘰嘰喳喳,吵吵鬧鬧。我想,教室里這么大的動靜,一定會引起值日老師的注意。

“咚、咚、咚”二樓走廊上傳來老師的腳步聲。我趕緊伏在桌面裝睡。接著,老師迅速走進教室,把幾個玩糊涂了的同學逮個正著。老師批評并警告他們不許再鬧。

教室里終于安靜下來。越是安靜越是沒有睡意。我便找出一本書,隨手翻看。我被書中《孔融讓梨》的故事吸引住了。

孔融四歲的時候,爸爸拿了一些梨子回家,叫孔融與幾個哥哥分著吃,孔融把大梨子分給別人,自己留下最小的梨子。爸爸問他為什么這樣做,孔融說,我在全家是最小的,應該吃最小的梨子。后來,爸爸帶著孔融去親戚家玩,親戚家有兩個小表弟。爸爸又拿出三個梨子叫孔融和表弟三人分吃,孔融仍然把最小的梨子留給自己。爸爸問他:“上次在家里你是最小的,所以你拿最小的梨子;這次你在三個孩子當中是最大的,為什么也拿最小的梨子呢?”孔融說:“做表哥的照顧年幼的小表弟是理所當然的事?!?/p>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感到非常臉紅。

回想去年暑假,舅舅家孩子——我的小表弟到我家來玩。媽媽拿出我最喜歡吃的荔枝招待小表弟。誰知小表弟一邊剝一邊吃,一口一個,不一會就把荔枝吃光了。

我看到垃圾簍子里都是荔枝殼兒,心里生悶氣。小表弟喊我一起去玩,我也不理他;我一個人跑到樓上書房里關起門來假裝看書。媽媽喊我,我也假裝沒聽見。

爸爸回家后,弄清了事情的真相,爸爸不留情面狠狠地批評了我。我哪里接受爸爸這么嚴厲的批評呢?我一鼓作氣跑到屋后桑葉地里躲起來。

到了中午吃飯的時候,我仿佛聽到奶奶喊我回家吃飯??墒俏覅s迷迷糊糊睡著了。

這一睡險些惹出極大的麻煩。一家人屋前屋后到處找我,怎么也找不著。爸爸打電話問鄰居、問同事,是否看到了我;媽媽在群里發信息問親戚、問同學,沒有得到我的行蹤。正當爸爸媽媽著急打算報警的時候,我醒過來了,我急忙跑回家,才知道一家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

回想這件事,再對照今天看的《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羞愧萬分。

我在家里也是最小的。每次吃好東西的時候,大人們總是讓我先挑,而我每次都是挑選最大的、最好的。當我去親戚家,我在小朋友當中是最大的時候,我又覺得我這個老大應該吃最大的,小弟弟小妹妹吃不下那么多。我一直都是這樣心安理得的想著,從來就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根本就不懂得什么叫做“禮貌相讓”,更不知道好東西應該“與人分享”。

今天看到《孔融讓梨》的故事,我明白了以前這樣做,既是自私自利的表現,又是極端不禮貌的行為。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蔽乙獙W會將心比心。時時事事處處替別人著想,把利益讓給別人,把吃虧留給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制自己的欲望,才能使自己走向成熟。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4篇

中國有許多令人贊嘆不已的傳統美德,其中讓我感觸最深的是《孔融讓梨》中的謙讓。

今天我看了一本繪本叫《孔融讓梨》,它講了4歲的孔融謙讓待人、尊敬長輩的故事。在父親的好朋友來訪時,母女讓大家一起去品嘗梨,而這時最喜歡吃梨的孔融,卻只拿最小的梨,把大的梨都留給了別人。父親看到后驚訝地問孔融:“你不是很喜歡吃梨嗎?為什么選最小的呢?”孔融回答道:“因為我最小,所以選最小的,大的梨留給哥哥?!?/p>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在生活中發生的一件事。記得有一次,弟弟正在睡著午覺,而我卻睡不著,感覺特別無聊,于是硬吵醒弟弟逼他起來跟我玩。在玩作文吧的過程中,我輸了。好勝心很強的我,非常不服氣,生氣地把弟弟推倒了,弟弟大哭了起來。我被爸爸教訓了一頓,事后,我特別后悔。

如果之前我看過這本繪本,就不會發生這種讓我后悔的事了??兹诓潘臍q,就已經懂得了謙讓。我明白了,我不能以自我為中心,不考慮別人的感受,還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應該多為別人著想。

我們應該學習孔融謙讓的品質,因為謙讓更多的時候,它是一劑化解矛盾的良藥。好的道德品質,可以成就人,孔融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我們要向他學習,做人少一點計較,多一點謙讓。只有這樣,我們的社會才更加溫暖,更加和諧。

孔融讓梨的讀后感400字 第15篇

孔融小時候聰明好學,大家都夸他是神童??兹诤芏Y貌,父母非常喜愛他??兹谟形鍌€哥哥,一個弟弟。當孔融四歲的時候,有一天,父親的一個朋友帶了一些梨,送給孔融兄弟們吃。父親叫孔融的弟弟先挑,弟弟挑走了一個大梨。父親讓孔融挑,孔融卻挑了個最小的梨。父親看后十分驚訝,問孔融:“你為什么挑一個最小的梨???”孔融說:“我年紀小,應該吃小梨,大梨該給哥哥們?!备赣H聽后十分驚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你為什么挑個最小的梨?” 孔融說:“因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备赣H聽了很高興,夸獎孔融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孔融讓梨的故事使我懂得了一個道理:我們要懂得相互謙讓、做事多為他人考慮,養成尊老愛幼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