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推薦8篇)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1篇
家,一個溫暖,愛,避風港的象征,但在巴金筆下的這個舊社會的家卻是惡魔,^v^,劊子手。
巴金在其創作中塑造了大量的不同類型的人物形象,這些人物各有各的特點,也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這個家才稍有生氣。小說中,有很多情節讓我感到悲憤,痛心。
梅,因母親的態度而與覺新擦肩而過,并早早地做了寡婦,在與覺新重逢之后,又因自己的感情不能抒發而抑郁成病,吐血而死;琴,讀了幾年書,積極地與覺民反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婚姻,在覺新和覺慧的幫助下,最終取得了勝利,與覺民逃離了這個^v^;鳴鳳,好一個烈女子!為了自己純潔的愛情,不惜拋棄自己的生命,我真佩服她在這個封建大家庭里選擇這樣的方式反抗;瑞玨,一個善良的女人,任人擺布,因肚子里的孩子受到眾人的排擠,被趕到城外,而她的丈夫覺新太軟弱,導致她在生下兒子之后離開人世,真是讓人痛心惋惜。這些女性正處花樣年華,卻被封建禮制如此摧殘,做了不必要的犧牲品。
這個家族里的男性也同樣性格迥異。作為大哥的覺新品學兼優,本有著大好前途與美滿的家庭,但在吃人的封建禮教面前,他只好屈服,對長輩們點頭哈腰,但他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他失去了心愛的梅,失去了賢惠的妻子,失去了無數個反抗的機會,最終有了一絲覺悟,幫助二弟成功逃出了這個可怕的家;覺民,有著進步思想,但并不堅定,他是處在進步與守舊之間,然而,就是這樣,他在大哥和三弟的幫助下,贏得了琴――一個進步的自信女性;覺慧,不但擁有進步的思想,而且意志堅定,他帶著一個單純的信仰,不放棄,向目標大步走去,他的反抗為他贏得了光明的前途,他終于擺脫了這個家,然而,他不是成功的,他為了事業失去了愛情,犧牲了一個美好的生命。
他們是值得敬佩的,在那樣的環境中,他們如此反抗,才使得我們今天能夠如此幸福。但同時,高老太爺的封建思想,整個封建社會的腐朽,迷信奪取了多少年輕人的生命!
“我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應當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我會和巴金一樣記?。呵啻菏侨绱丝蓯?,我們正處于美好的青春年華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那么就讓它們作為我鼓舞自己的源泉吧!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2篇
《家》是巴金的代表作,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巴金是一位熱情的、有思想進步的、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文學巨匠之一。
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是《家》、《春》、《秋》,在大家看來這三部作品好像是不能分開來的,可是因為本人的懶惰,暫時只看完《家》這部作品。
如果說覺新在封建制度下是無反抗主義者的話,那么不如說他是殘酷現實下承受了巨大痛苦的勇者。覺新生活的時代注定了他是十字路口上最艱難的徘徊者,時代的犧牲者,他上承高老太爺的威嚴,下啟羨慕著覺民的勇敢與追求。即使文章中并不是正面的表達這一個犧牲者,但其細膩的心里刻畫讓人感受得到這是一個承受著非人痛苦的弱者。在隨遇而安的“懦弱”者身上,他無疑是把生活處理的最好的一個,他深愛著梅表妹,卻從不辜負瑞鈺的感情,面對兩個深愛的女人,任何一種選擇都是痛苦的,而這種痛苦卻深沉的藏在一顆受傷的心里,想著麻木,因為這不再是屬于自己的世界,可是他卻放不下身邊愛著他和他愛著的女人;而孤獨月夜,偶然的思念,卻化成深深的自責。在現實社會下,他可以放棄追求新潮的夢想,可是卻放不下兩個女人之間的愛。對于毀滅的夢想,他擁有著下一代人最后的底線,那就是沒有隨風漂流,而是用詮釋愛的這種極端的苦痛變成了對封建社會提出挑戰的最后利刃,是悲壯的離去,無聲的戰斗。
關于鳴鳳,是感受最深刻的人物。作為高府任人使喚的丫鬟,并不是說她有著與其他丫鬟不同的的一面,恰恰是她的共同性,把整個社會帶入了人權的黑暗中??坍孁Q鳳的深刻性,代表整個封建時代最底層人的生活和痛苦。作為高府中的小角色,抑或是歷史中的小角色,鳴鳳所代表的底層人的命運和思想很難為后人所察覺,而《家》卻很深刻的敘述了一類人的掙扎,然而,這種掙扎最悲劇性的表現在這是一場在現實中毫無意義的斗爭中鳴鳳久久等著希望的火光,她單純的以為和覺慧的愛情可以改變她的命運,盡管他們的愛情深沉而持久,但也沒有換來鳴鳳死后覺慧撕心裂肺的“殉情”之念,而是漸漸的淡忘,如同生命中一次心曠神怡的登高遠望,成為了記憶,也淹沒在記憶之中。但是,鳴鳳又是熱烈的,她早就察覺現實殘酷的一面,夜深人靜,在燈光下的痛苦;苦苦等待和培養的愛情最終還是變成了欲罷不能處處躲著的奢侈品;婉兒的出嫁,更令她敏銳的感覺到死神來臨的恐怖。她一秒鐘一秒鐘的等待心愛人的到來,也一秒鐘一秒鐘的等待死亡。當希望徹底的破滅后,她走向死亡,選擇抗爭,壓抑的死去,喚起一大批人的起伏心靈。
《家》的人物內心或矛盾,或壓抑的袒露,是拋卻了時代溝壑的表達,是一道心靈的長廊,走著不同的人,卻有著相同的感受。
在我們看來,家就像是一團熊熊燃燒的火焰,在你寒冷的時候,它可以帶給你最溫暖的關懷;家就像是一潭清澈的池水,在你口渴的時候,它可以帶給你最清涼的感受;家就像是一雙溫柔體貼的大手,當你感到沮喪之時,它可以讓你振作起來。家,給予我們莫大的鼓舞和支持,因為有了家,我們才有了賴以生存的空間,也是因為有了家,我們才體會到了世間真情所在。
然而秋風瑟瑟,落葉飄盡,當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家族的沉落、衰敗,除了一種發自內心的憂傷,我們并不能去做些什么,這就是無奈吧。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3篇
最近我閱讀了巴金爺爺寫的三部曲中的一部――《家》。巴金爺爺是現代著名的文學作家,他寫過很多著作,《家》作為他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國舊社會的封建主義和家長制。
這本書主要介紹了主人公覺新的軟弱無能,覺民、覺慧堅決抵抗舊社會支持新社會與高老太爺抗爭的動人故事,里面人物的性格各不相同:老大覺新是個“無抵抗主義”,長輩說什么他就做什么,即使自己有不同的意見也不敢提出,一味遵從;而覺民和覺慧是兩個有自己看法并且大膽實施的人,為了自己的理想和幸福努力奮斗;他們的祖太爺――-高老太爺,是封建社會典型大家長的代表,他為了自己的面子、利益而不顧別人的看法,最終使一個個人都成了“犧牲品”。
讀了這本書之后,再想想我們現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父母不會把他們的愿望強加于我們身上,給我們自己的空間。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就更要珍惜現在,努力做好每一件事,以更好的成績回報父母,回報社會。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4篇
近期,讀完德魯克的《創新與企業家精神》一書。
我曾經看過不少有關創新方面的書籍,此書一覽,其它的書基本上就不必再看了。經典的價值就在于此。
此書的邏輯十分清晰。德魯克先詳細介紹了創新機遇的七個來源,包括三個內部來源,四個外部來源;然后,德魯克闡述了在新企業、服務機構及現存企業中,如何實踐企業家精神,也就是如何構建良好的創新管理機制;最后,德魯克為我們指導了實施創新的戰略方法,如孤注一擲,攻其軟肋等。
創新一詞,遍地開花。什么人都在說,我們要創新,但是,究竟什么是創新呢?恐怕一時半會多數人無法出口。
創新無疑意味著變化,但又不等同于變化。只有這個變化,在同等資源、同等條件下,產生更多的利益,也即,同樣的投入,更多的產出。唯其如此,變化才能稱為創新。
關于此書,總結成幾句話。
其一,擁抱變化??蓮亩€方面來理解。一、變化無所不在,無時不在。就近看,手機行業就如此。10年前,在手機行業興起時,諾基亞成功抓住機遇,風光無限,全球市場份額在50%以上,而近幾年,特別是在iphone出世后,諾基亞敗退,江山不斷被吞噬,如今已被蘋果超越,不得不轉向wp7平臺,以圖東山再起。原因也很明了,客戶在得到基本的通訊功能后,更加追求手機的體驗感、個性化和智能化,這就是客戶在使用手機后產生的變化,而諾基亞沒有及時迎接變化,遲遲不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導致敗退。二、主動擁抱變化。還是談手機。最近新聞,htc老板成功登頂臺灣首富,其新增的財富,很大部分在于這幾年htc手機的蓬勃發展。我們知道,早在5、6年前,htc就已經推出智能手機,吸引了不少愛好者,這二年,在google發布android平臺后,htc更是及時跟進,快速推出新版手機,成功占領大陸和歐洲市場。htc成功的原因,恐怕就在于主動擁抱變化,而不是靜靜等候,或安于現狀。
其二,形成創新的機制。企業是否鼓勵創新,有利有弊。試想,如果在一個企業內,特別鼓勵創新,那么所有人都去搞創新去了,普通的工作沒人干,企業肯定出現問題;而如果一個企業死守現狀,不作創新,那么這個企業最終也會被淘汰。如何打破這個悖論?德魯克就三種企業模式:新企業、服務機構及現有企業,分別指導如何建立良好的機制,以保持企業的創新動力。對于現在企業,注意四個領域:第一,接受創新;第二,評估創新;第三,構建組織架構和人員;第四,注意禁忌。對于新企業,注意四個要求:第一,關注市場;第二,關注財務;第三,建立團隊;第四,確定創始人的角色。對于服務機構,創新的難度相對比較大,德魯克建議注重以下幾點:第一,界定使命;第二,合理表達組織目標;第三,視情形調整目標;第四,重視機遇。如果企業能按照德魯克的建議去實施創新機制,相信成功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其三,要有戰略。創新思路的挖掘和創新機制的形成,是一種戰術,但是要真正把創新搬上市場,企業必須要有戰略。德魯克在書中的第三部分,詳細介紹了企業的創新戰略。比如,孤注一擲,就是將所有資源導向一個方向,全力以赴,以占據行業領頭羊為目標;攻其軟肋,就是重視行業領導者忽視的成功或失敗的機遇,在對手麻痹大意的之時大力發展,最終取而代之;生態利基,則適合小企業,目標是在行業領導者不肖一顧或不能兼顧的小眾市場中有所作為,持續發展;改變價值和特征,則從價格、客戶現時狀況及客戶價值等方面,由表及里,滿足客戶深層次的需求。
創新是企業生存的根本。作為一個創業者,德魯克的這本書可謂適如其時,如一口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5篇
覺新,覺民,覺慧三兄弟,都是正義派,可是決心是“不反抗主義者”,覺民覺慧確實新勢力派,敢為正義與舊勢力反抗。琴于覺民情投意合,可是卻分別被父母許配給不同的人,但他倆不妥協,最后成功了。
但覺新卻是個反例。他和梅表姐情投意合,可卻因為雙方母親發生矛盾鬧不愉快,所以雙方被拆散了。多年以來,兩人仍忘不了對方,每晚都傷心流淚,撕心裂肺的痛。最后梅表姐死了。
覺新懦弱到最后連自己的老婆都保護不了。這種男人太懦夫了,應該拉去打靶。明明心里知道對與錯,卻口口聲聲說要聽從長輩尊重長輩的,去甘心做一條服眾的令人唾棄的狗。但覺會就不同了,敢闖敢說,堅持正義,這種人活著才會有意義啊。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6篇
讀《外婆的家》,讓我好想一奶一一奶一。好久好久沒有去看望她老人家了,好久好久沒有把她放在心上了……
十歲之前,和爺爺一奶一一奶一一起生活。喜歡聽一奶一一奶一的嘮叨;喜歡吃她煮的各類小吃(一天到晚那嘴巴就停不下來);喜歡掏她的大衣櫥(一奶一一奶一喜歡把各類吃、用、玩的寶貝都貯藏在里面);喜歡陪她上小山摘扁豆采絲爪切卷心菜(一奶一一奶一喜歡種各類蔬菜);喜歡跟在她的屁一股后面拔豬草或看她砍柴;喜歡同她一起去小溪邊洗衣服、抓小蝦、小魚;喜歡聽她拿扇子驅趕叮咬我的蚊子的聲音(夏天的時候);喜歡看她在寒風瑟瑟中用那雙粗糙靈敏的手切番薯條,做番薯片的迅速敏捷的模樣(一奶一一奶一說天越寒,冬風越冽,番薯條將晾干得越快)……
曾經的一切,就像電影一樣,快速閃現,迅速播放,止也止不住,剎也剎不了。
一奶一一奶一命苦,一生駝背。小時候不懂事,常問一奶一一奶一為什么會成這個樣子,她也如實相告:“七八歲左右,同大姐一起去山上游玩,從未看見過飛機的她抬頭看到不遠處有飛機飄過,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這一下蹦,闖出禍來了,一不小心從高山坡上猛地跌落下來,摔傷了,回家不敢向爹一媽一述說,怕他們責罵,漸漸的脊椎變形,醫不好,就這樣了,一奶一一奶一輕描淡寫道?!辈欢碌奈疫€ 不停地“哦!哦!哦!”地回答著,哪里能感受得到她當時眼里的失落,心里的酸楚;哪里能感受得到一百多斤的擔子壓在她薄弱的身一子上的沉重;哪里能感受得到她遭陌生人的異樣眼光與譏笑……可是她仍堅強地活著,幸福地勞作著。
依晰記得,凌晨四五點的時候,天還 未亮,一奶一一奶一就早早地起一一床一一,煮飯、掃地、切豬草、燒豬食、喂豬吃。七點左右,等爺爺起一一床一一,才開始吃早飯。依晰記得,一奶一一奶一說的這樣一句話:“家里亂糟糟的,我會吃不下飯,只有干干凈凈,清清爽爽,妥妥當當,我才會安心吃飯?!倍鄬嵲诘囊痪湓?,簡單中透露出無限的勤勞與智慧。一奶一一奶一沒有上過學堂,沒讀過書,她不認識一個字,但是她用最質樸的語言向我們傳達世間最深最美最讓人回味的道理。
小時候,我也像書中的小主人公成佑一樣千方百計地向一奶一一奶一討錢用,不過成佑的方式過于極端,討錢不成,把一奶一一奶一唯一裝水用的罐子摔碎,把一奶一一奶一唯一的一雙鞋扔到火坑里給燒了。我一個小姑一娘一家,這種方式絕對想不到,頂多哭鬧一下,不成,就不再理睬她。一奶一一奶一最終拗不過我,邊嘮叨邊數落邊把錢塞給我。拿到錢的我,樂不可支,趕緊和小伙伴一起把它消費掉了,連那東西的影兒也沒讓一奶一一奶一瞧見。唉,現在想想,真是不該。
在一奶一一奶一家的生活,充滿著快樂、一溫一馨、幸福。
一天到晚都有節目,一年四季也都有節目。春天上山摘杜鵑花與野草莓。那一山的紅杜鵑,紅得發亮,艷得發紫,朵朵爭奇斗艷,簇簇吸人眼球,怎一個“美”字了得;那一顆顆碩一大,飽滿,鮮亮的野草莓,令人垂涎三尺,是世間的美味奇果。印象最深的就是有好幾次,一奶一一奶一給我準備大而白的四四方方的鐵飯盒,帶著它和小伙伴一起上山摘野草莓,不出一個鐘頭,裝得滿滿的,吃得飽飽的,摸得臟兮兮的,可當時哪管那些,唱著山歌,風一樣飛奔,盡興而歸嘍!
夏天看小伙伴在小池塘里游泳,有一次自己也想下去,正好被一奶一一奶一撞見,遭到了有史以來最慘得責罵,印象特別深刻,差一點就被攆回家了,嚇得我再也不敢提游泳的事兒了。
秋天上果園摘桔子。一奶一一奶一家有個小果園,全是桔子,還 沒到熟透的時候,我們這群小皮蛋就乘一奶一一奶一不在家的檔兒,偷偷溜到果園,采個盡興。雖然很酸,但那時卻覺得特甜,啃得特帶勁,也許正是這種偷偷摸一摸的感覺所賜予的吧,刺激!
冬天玩雪,賞冰柱,小時候,那雪下得勤、多、密,夜半來,天明去,一大早起來,放眼望去便是一個雪的世界;一奶一一奶一家門前的那些個稻草堆覆蓋了一層厚厚的白霜,一排過去,美不勝收;屋檐上一根根白冰柱垂懸下來,冷不防想伸手摘來玩耍一番,但實屬懸掛太高,只能“望洋興嘆”。
無數類似的情節就像身后被風卷起的銀杏葉,在我的周遭肆意飛舞……
成佑離開了,離開深一愛一他的婆婆,看著成佑給婆婆留下的那兩張“我生病了”,“我想念你”的圖片。我,早已淚眼婆娑。日過境遷觸物傷,時間流逝淚成行。傷心往事存心底,再待明年揪斷腸。
一奶一一奶一,過幾天,我去看您,要時常時常去看看您。
愿您康健,愿我們祖孫倆永存曾經的美,永存曾經的夢。
當您想我的時候,當我想您的時候,咱倆約定:把夢曬曬!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7篇
“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杯具”――這是巴金在讀完了小說《復活》之后的一聲感慨,而我覺得這恰是覺新生命的寫照。
整部小說以“五四”戶外為背景,描述了一個封建大家庭有昌盛至破亡的過程。這個家庭擁有著華美的外衣,貌似是豪門大家世代書香,其實在這層光鮮的外表下,以高老太爺為首的那些所謂的“衛道”“護法”者早就受了封建思想荼毒至深,他們不追隨時代的發展趨勢,固守舊制,壓制一切反抗,竭力維護諸如“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死亡,不亡不孝”這一類的舊話。有這樣一個封建的大家庭,這對于期望新生活卻身為長孫不得不挑起家庭重擔的覺新來說無疑是道枷鎖,將他的身體心靈牢牢禁錮著,在矛盾,掙扎,痛苦,懊悔中艱難過活。
書中這樣寫道:“‘作揖主義’和‘無抵抗主義’對他的確有很大用處,就是這樣的‘主義’把《新青年》的理論和他們這個大家庭的現實毫不沖突地結合起來。它給了他以安慰,使他一方面信服新的理論,一方面又順應著舊的環境生活下去,自我并不覺得矛盾”,因此,他坦然地以便讀者新思想的《新青年》,一邊繼續地過舊式的生活。
覺新自我也曾說過:“我的生命就這樣完結了。我不反抗,正因我不愿意反抗,我自我做一個犧牲者……我跟你們一樣都做過美妙的夢。但是都被人打破了,我的期望沒有一個實現過,我的愉悅早就被人剝奪了,我并不怪別人,我是自愿地把擔子從爹的肩膀上接過來的……”
連他都認為自我是一個犧牲者了,又何來反抗一說》因此,在祖父母親的安排下,他放下了青梅竹馬的梅表姐,娶了另一個少女瑞鈺;因此,他放下自我喜愛的化學,開始了上班生涯;因此,在他的妻難產而死時卻不能見她最后一面……他只能忍受,忍受,再忍受,可到頭來他又得到了什么?什么也沒有,卻是失去了兩個他愛的女生。
他心里不是不痛,只是從來都沒有在人前流過淚。他是令人惋惜的,正因他的身份――長房長子,讓它失掉了反抗的資格,只能忍受精神上的折磨。
對覺新,覺慧多次批評他的懦弱,但更多的是同情和原諒。正因覺慧能了解哥哥作為一個被犧牲者的無奈情緒,覺慧能毫不猶豫地選取逃離這個家庭,但覺新能夠么?
屬于那個時代陰霾下的青年,都擁著一顆劈開黑暗見日明的心。他們在反抗和斗爭中,有的是一段段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只正因心中仍有夢,因此他就能忍住痛,只正因他的心中仍小小地希冀著愉悅,因此,他能堅強地活下去,而不輕易輕賤性命。
覺新覺新,你最終還是,覺醒了吧。
巴金家讀后感2000字左右 第8篇
最新一期的《朗讀者》中,谷主麥家給兒子的一封信被稱為《朗讀者》開播來最重磅的一枚催淚彈?!独首x者》現場,谷主麥家更是幾次哽咽,聆聽者董卿也淚光閃爍,臺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
這封信:
是一封小說家整整準備了18年的信;
一封他悄悄塞進兒子遠行行囊的信;
一封麥家寫給兒子,又是向自己的父親“還債”的信……
兒子,當你看到這封信時,你已在我萬里之外,我則在你地球的另一端。地球很大,我們太小了,但我們不甘于小,我們要超過地球,所以你出發了。
這是一次蓄謀已久的遠行,為了這一天,我們都用了十八年的時間作準備;這也是你命中注定的一次遠行,有了這一天,你的人生才可能走得更遠。
我沒有到過費城,但可以想象,那邊的月亮不會比杭州的大,或者小;那邊的房樓一定也是鋼筋水泥的;那邊的街弄照樣是人來車往的;那邊的人雖然膚色貌相跟我們有別,但心照樣是要疼痛的,情照樣是要圓缺的,生活照樣是有苦有樂、喜憂參半的。
世界很大,卻是大同小異。也許最不同的是你,你從此沒有了免費的廚師、采購員、保潔員、鬧鐘、司機、心理醫生。
你的父母變成了一封信、一部手機、一份思念,今后一切你都要自己操心操勞,餓了要自己下廚,乏累了要自己放松,流淚了要自己擦干,生病了要自己去尋醫生。
這一下,你是那么的不一樣,你成了自己的父親、母親、長輩。這一天,是那么的神奇,仿佛你一下就長大了。
但這,只是仿佛,不是真實。真實的你只是在長大的路上,如果不是吉星高照,這條路必定是漫漫長長的,坎坎坷坷的,風風雨雨的。
我愛你,真想變作一顆吉星,高懸在你頭頂,幫你化掉風雨,讓和風麗日一直伴你前行。但這是不可能的,即便可能,對不起,兒子,我也不會這么做。
為什么?因為我愛你,因為那樣的話,你的人生必定是空洞的、蒼白的、弱小的,至多不過是一條缸里的魚,盆里的花,掛著鈴鐺叮當響的寵物。這樣的話我會感到羞愧的,因為你真正失敗了。
你可以失敗,但決不能這樣失敗,竟然是被太陽曬死的,是被海水咸死的,是被寒風凍死的。作為男人,這也許是莫大的恥和辱!
好了,就讓風雨與你同舟吧,就讓荊棘陪你前行吧。既然有風雨,有荊棘,風雨中不免夾著雷電,荊棘中不免埋著陷阱,作為父親,我愛你的方式就是提醒你,你要小心哦,你要守護好自己哦。
說到守護,你首先要守護好你的生命,要愛惜身體,要冷暖自知,勞逸結合,更要遠離一切形式的沖突,言語的,肢體的,個別的,群體的。
青春是尖銳的,莽撞的,任何沖突都可能發生裂變,而生命是嬌嫩的……這一點我只想一言蔽之,生命是最大的,生命面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放下任何一切,別無選擇。
其次,你要盡量守護好你的心。這心不是心臟的心,而是心靈的心。它應該是善良的,寬敞的,亮堂的,干凈的,充實的,博愛的,審美的。
善是良之本,寬是容之器,亮了,才能堂堂正正,不鬼祟,不魍魎。心若黑了,臟了,人間就是地獄,天堂也是地獄;心若空了,陷阱無處不在,黃金也是陷阱。
關于愛,你必須做它的主人,你要愛自己,更要愛他人,愛你不喜歡的人,愛你的對手。愛親人朋友是人之常情,是天理,也是本能,是平凡的;愛你不喜歡的人,甚至仇人敵人,才是道德,才是修養,才是不凡的。
兒子,請一定記住,愛是翻越任何關隘的通行證,愛他人是最大的愛自己。然后我們來說說美吧,如果說愛是陽光,那么美是月光。月光似乎是虛的,沒用的,沒有月光,萬物照樣漫生漫長,開花結果。
但你想像一下,倘若沒有月光,我們人類會丟失多少情意,多少相思,多少詩歌,多少音樂。美是虛的,又是實的,它實在你心田,它讓你的生命變得有滋有味,有情有意,色香俱全的,飽滿生動的。
麥家在兒子出國的行李里放了一本筆記本,夾著信和2000美金。圖為麥家在筆記本扉頁給兒子的留言。
呵呵,兒子,你的父親真饒舌是不?好吧,到此為止,我不想你,也希望你別想家。如果實在想了,那就讀本書吧。
你知道的,爸爸有句格言:讀書就是回家,書這一張紙比鈔票更值錢!請容我最后饒舌一句,剛才我說的似乎都是戰略性的東西,讓書帶你回家,讓書安你的心,讓書練你的翅膀,這也許就是戰術吧。
麥家把所有的叛逆,所有的青春,所有的執拗,都獻給了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解密》。這部耗費他11年創作的小說,也最終為他贏得了最大的收獲。正如麥家在《朗讀者》節目中所說:我對兒子的付出,他今后都會加倍補償我。
愛你的父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來源于用戶上傳或互聯網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聯系方式在頁腳,本站核實后會在一個月內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