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篇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反動派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阻攔紅軍北上;后來又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把我紅軍消滅在橋頭上。我軍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 定橋!” 時間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240里。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

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7點鐘,離瀘定橋還有110里。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都淋透了。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水繼續前進。

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的方向奔去, 分明是敵人的增援部隊。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對岸的敵人賽跑。 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扯著嗓子喊:“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睂Π兜臄橙瞬⒉灰尚?。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雨越下越猛, 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后面了。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似的?,F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向 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巖石上,濺 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

橋對岸的瀘定橋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 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 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 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蕩蕩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2篇

《飛奪瀘定橋》這部革命影視讓我深有感觸。前鋒不顧危險擋住子彈好讓后面的人過橋,這種舍生取義的精神使我十分感動!

《飛奪瀘定橋》主要講了xxx帶領著紅軍戰士進行長征,在長征的路上經過“瀘定橋”,xxx趁著這個機會在對岸大局進攻。紅軍沒有辦法,只好派一小批戰士擋在前方,再在后面用木板搭上去。因為“瀘定橋”是一座鐵索橋,下面有洶涌澎湃的江水,那批戰士不顧危險擋住子彈,最終,搭完木板,紅軍戰士怒氣一發,一鼓作氣沖了過去,把敵人殺了個片甲不留,但是,我方也是損失慘重。紅軍戰士真是了不起,尤其是擋住子彈的紅軍戰士,不顧自己的生命安全,為我方無私奉獻的精神,讓我無比的敬佩,而且也這么的勇敢,沒有一絲膽怯。

在生活中,我可沒有那么勇敢,有一次晚上,媽媽讓我下去買面粉,那時已經是七點多了,總會有點害怕,但姐姐在旁邊煽風點火,我也只好硬著頭皮的下去買。出了大門,我總有一點感覺有人在后面跟著我,我加快步伐買了面粉就趕緊上樓。一回家,心里突然好輕松。我應該多向紅軍戰士學習怎樣勇敢起來??!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3篇

1935年5月25日,中央紅軍長征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1師第1團一部在四川省安順場強渡大渡河成功后,^v^急調川軍2個旅增援瀘定橋.中央革命^v^為迅速渡過大渡河,挫敗^v^軍前后夾擊紅軍的企圖,決定紅1軍團第 1師及干部團由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順場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兩路夾河而進,火速奪占瀘定橋.27日晨,右路先頭部隊紅1軍團第2師第4團,由團長王開湘、政治委員楊成武率領從安順場出發,沿途擊破川軍的阻擊,經2晝夜強行160公里,29日晨占領了瀘定橋西橋頭.瀘定橋扼川康要道,全長100余米,寬米,由1 3根鐵索組成,橫跨在洶涌奔騰的大渡河上,兩岸是峭壁,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守城川軍第4旅第38團(欠1個營)在紅軍抵達前,已將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懸空的鐵索.是日16時,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在全團火力掩護下冒著川軍的密集火力,攀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當接近橋頭時,川軍突然施放火障,突擊隊勇敢地穿過火墻,沖進瀘定城,同川軍展開巷戰.后續部隊及時投入戰斗,經激戰,紅軍占領瀘定城,川軍一部被殲,其余向天全潰逃.與此同時,紅1 師和干部團擊潰川軍的阻擊,勝利到達瀘定城,策應了紅4團的奪橋戰斗.接著,中央紅軍主力從瀘定橋上越過天險大渡河,粉碎了^v^殲滅紅軍于大渡河以南的企圖.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4篇

瀘定橋的東橋頭與瀘定城相連,經2小時激戰,紅4團占領了瀘定縣城。

^v^第二十四軍第4旅第38團先于紅軍到達瀘定橋,拆除橋板,企圖阻止紅軍過河。

29日傍晚,以第2連連長廖大珠為突擊隊長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護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占領瀘定橋。

當接近橋頭時,^v^守軍放火阻擋,勇士們沖過火海,進入城街,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控制了瀘定橋保證紅軍主力迅速渡過了大渡河。

取得紅軍長征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展開巷戰,后續部隊迅速跟進。

中央紅軍主力從瀘定橋渡過了大渡河。

這樣,由川軍第三十八團主力防守。

在紅軍到達之前,守軍已將鐵索橋上的木板拆除,只剩下13根鐵索鏈懸在大渡河上,形勢十分險惡,勝利占領大橋。

紅軍后續部隊跟進。

1935年5月29日, 紅軍左縱隊先頭部隊紅四團一營二連22名英雄,在連長廖大珠率領下,冒著敵人火力,攀踏著懸空的鐵索向東橋頭攻擊,迅速擊潰守敵一個團1935年5 月,紅軍在安順場強渡成功,又決定迅速搶占瀘定橋...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5篇

讀了《飛奪瀘定橋》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紅軍為了渡過大渡河,他們想出一個辦法使敵人中計,然后奪取瀘定橋。講述了22位英雄在宏亮的沖鋒號聲中經過兩個小時的激戰中把敵從消滅的事件。

我最喜歡這段戰斗場面的描寫:紅車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的槍林彈雨,攀著鐵鏈向岸上沖去…。。每當我讀到這里,我就會想起那22位紅軍英雄氣概的情景。

而我呢,跟那22位英雄相比我是多么的慚愧!一想到我去學鋼琴的事我就更慚愧了。一開始我非常有興致,練得很認真,很刻苦??墒?,時間長了,我覺得越學越難,樂譜又長,練得我雙手非常疼、非常累。再加上每次練得不好又被媽媽罵。有時我一見到鋼琴就恨不得把它砸爛。每次媽媽叫我練琴,我都是一副垂頭喪氣的樣子。后來,媽媽批評了我,教育了我,我才硬著頭皮學下去??粗@篇文章我心里想:“當時紅軍時間緊迫,天又下著雨,在漆黑的夜里,又冷又餓。前面又有敵人,后面又有追兵。橋離水面有十多米高,只有十三條鐵鏈組成,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橋下面是奔流不息的江水……紅軍就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奪取了瀘定橋?!倍覅s是碰到了一丁點的困難就想退縮,而不是想應該如何解決困難。在今后的生活中是會有許多困難的,如果一直這樣退縮就會一事無成。

今后,我一定要學習紅軍那勇往直前、不怕困難的精神,做一個有恒心、勇于進取的男子漢。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6篇

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

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

1935年5月期間,紅軍北上抗日,向天險大渡河挺進。他們要渡過大渡河,必須奪取瀘定橋。因此,紅軍不吃不睡,跟敵人的援兵搶時間,冒雨率先到達瀘定橋。接著,二連突擊隊開始攻奪“天險”和“人險”瀘定橋。經過一場浴血奮戰,紅軍奪下瀘定橋,主力部隊終于渡過了大渡河。

我覺得文章把大渡河的險勢描寫得十分精彩:橋下,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山峽急瀉而下,撞擊在巖石上,建起一張多高的浪花,水聲震耳欲聾。瀘定橋的木板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光溜溜的鐵索懸掛在令人頭昏目眩的滔滔急流上。大渡河水流湍急,只要一失足,掉到了河里,生命就結束了。這樣寫,更襯托了紅軍奪橋的艱難。

我最喜歡這段戰斗場面的描寫:紅軍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看,在這么艱險的環境下,紅軍卻奮不顧身、不畏艱險、英勇頑強、勇往直前,他們這種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我們現在所以擁有這美好的世界,全都是因為我們有這些勇敢的戰士。所以,我們應該好好地去保護我們的祖國!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7篇

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第2師第4團第2連廖大珠等22名干部戰士,長征途中率先奪取瀘定橋的突擊隊成員。

1935年5 月,紅軍在安順場強渡成功后(見十七勇士),又決定迅速搶占瀘定橋。

紅軍第一軍團第1師未過河的部隊和干部團在安順場繼續渡河,沿大渡河北上,主力沿大渡河右岸北上,兩路夾河并進。

右岸一路以紅軍第一軍團第2師第4團為先鋒團,5月27日晨,從安順場出發,邊行軍邊戰斗,于29日晨占領瀘定橋西岸。

^v^軍第二十四軍第4旅第38團先于紅軍到達瀘定橋,拆除橋板,企圖阻止紅軍過河。

29日傍晚,以第2連連長廖大珠為突擊隊長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護下,冒著密集的槍彈,攀著橋欄,踏著鐵索向對岸沖擊。

當接近橋頭時,^v^守軍放火阻擋,勇士們沖過火海,進入城街,展開巷戰,后續部隊迅速跟進,經2小時激戰,紅4團占領了瀘定縣城,控制了瀘定橋。

是夜,沿左岸北上的部隊擊潰了^v^軍第4旅的另2個團,到達瀘定會合,保證紅軍主力迅速渡過了大渡河。

取得紅軍長征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8篇

當時,國名黨軍隊自信憑借優越的地理位置可以守住這里,炸橋可能于劉文輝而言沒有必要。

據部分史料記載,在戰況最為激烈的時候劉文輝確實打算炸橋,但被我軍及時發現并弄斷了導火索,這才沒有讓劉文輝率部成功炸橋。

這些史料的可信度很高,而后世也對劉文輝沒有炸橋的原因眾說紛紜。但結合他最后關頭炸橋失敗的這個情況來看,劉文輝不敢輕易炸毀橋的可能性最大。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說法。

其一是,劉文輝與^v^貌和心不和,在阻止紅軍一事上,他有自己的想法。

當時,川軍與^v^嫡系的^v^并不是表面上的一團和氣,所以這一說法可信度也頗高。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9篇

1935年5月,北上抗日的紅軍向天險大渡河挺進。

大渡河水流湍急,兩岸都是高山峻嶺,只有一座鐵索橋可以通過。

這座鐵索橋,就是紅軍北上必須奪取的瀘定橋。

^v^反動派早就派了兩個團防守瀘定橋,阻攔紅軍北上;后來又調了兩個旅趕去增援,妄想把我紅軍消滅在橋頭上。

我軍早就看穿了敵人的詭計。

28日早上,紅四團接到上級命令:“29日早晨奪下瀘定橋!”時間只剩下20多個小時了,紅四團離瀘定橋還有240里。

敵人的兩個旅援兵正在對岸向瀘定橋行進。

搶在敵人前頭,是我軍戰勝敵人的關鍵。

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了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7點鐘,離瀘定橋還有110里。

戰士們一整天沒顧得上吃飯。

天又下起雨來,把他們都淋透了。

戰勝敵人的決心使他們忘記了饑餓和疲勞。

在漆黑的夜里,他們冒著雨,踩著泥水繼續前進。

忽然對岸出現了無數火把,像一條長蛇向瀘定橋的方向奔去,分明是敵人的增援部隊。

紅四團的戰士索性也點起火把,照亮了道路跟對岸的敵人賽跑。

敵人看到了這邊的火把,扯著嗓子喊:“你們是哪個部分的?”我們的戰士高聲答話:“是碰上紅軍撤下來的。

”對岸的敵人并不疑心。

兩支軍隊像兩條火龍,隔著大渡河走了二三十里。

雨越下越猛,像瓢潑一樣,把兩岸的火把都澆滅了。

對岸的敵人不能再走,只好停下來宿營。

紅四團仍舊摸黑冒雨前進,終于在29日清晨趕到了瀘定橋,把增援的兩個旅的敵人拋在后面了。

瀘定橋離水面有好幾丈高,是由13根鐵鏈組成的:兩邊各有兩根,算是橋欄;底下并排9根,鋪上木板,就是橋面。

人走在橋上搖搖晃晃,就像蕩秋千似的。

現在連木板也被敵人抽掉了,只剩下鐵鏈。

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巖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

橋對岸的瀘定城背靠著山,西門正對著橋頭。

守城的兩個團的敵人早已在城墻和山坡上筑好工事,憑著天險,瘋狂地向紅軍喊叫:“來吧,看你們飛過來吧!” 紅四團馬上發起總攻。

團長和政委親自站在橋頭上指揮戰斗。

號手們吹起沖鋒號,所有武器一齊開火,槍炮聲,喊殺聲,霎時間震動山谷。

二連擔任突擊隊,22位英雄拿著短槍,背著馬刀,帶著手榴彈,冒著敵人密集的槍彈,攀著鐵鏈向對岸沖去。

跟在他們后面的是三連,戰士們除了武器,每人帶一塊木板,一邊前進一邊鋪橋。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

在這千鈞一發的時刻,傳來了團長和政委的喊聲:“同志們!為了黨的事業,為了最后的勝利,沖呀!”英雄們聽到黨的號召,更加奮不顧身,都箭一般地穿過熊熊大火,沖進城去,和城里的敵人展開了激烈的搏斗。

激戰了兩個小時,守城的敵人被消滅了大半,其余的都狼狽地逃跑了。

今日的瀘定橋紅四團英勇地奪下了瀘定橋,取得了長征中的又一次決定性的勝利。

紅軍的主力渡過了天險大渡河,浩浩蕩蕩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線。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0篇

有些紅軍,為了我們。

瀘定橋是鐵索橋、臭了就仍掉再買一條,使敵人中計,他們不買,就大哭大鬧,你們知道嗎?那時侯的老百姓連基本的生活都維持不了,你們在與朋友玩耍嬉戲是。

看別的小朋友有一樣好玩 看了《飛奪瀘定橋》后。

現在有些小朋友不當紅領巾一回事,只有用茅草來蓋一蓋,這支隊伍就是紅一軍團的紅四團。

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所以22位英雄在洪亮的沖鋒號聲中,飛也似的向火光沖去,經過兩個小時的激烈戰斗,敵人終于被消滅了,兩岸是懸崖絕壁。

寒冷的冬天連棉被都沒有,縫一縫,更別說什么東西了,衣服破了,我們是中國人,是龍的傳人,必須要懂得為啥要好好地愛護紅領巾,橋下是波濤洶涌的大渡河,有時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向長輩們發脾氣,對紅軍戰士的敬佩之情不禁油然而生。

《飛奪瀘定橋》講的是紅軍戰士占領瀘定橋那一幕幕緊張激烈的情景、不愁穿,有沒有聽到紅領巾在無聲地哭泣!希望所有的學生們都要愛護。

有的根本不去洗它。

臟了,就嚷著要父母買,我那晶瑩的淚花在我眼眶里打轉,我從來不知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是有成千上萬個紅軍戰士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胸前佩帶的紅領巾是紅軍勝利的象征。

我們敬佩你,好些老百姓都是因為饑餓而死去了,地勢非常危險,而且紅軍要在29日早晨拿下瀘定橋,好象一條紅領巾的價值就只有五毛錢、一元錢,還有的用紅領巾當武器使用,那個時侯是連飯都吃不上,怪飯菜不好吃,你們知不知道,然后奪取瀘定橋,派出一支隊伍搶先奪取瀘定橋、好看的東西! 我們現在不愁吃,這也算是一種好學生的行為吧,犧牲了自己的性命,還弄得妻離子散,這是任何人都不想看到的結果。

可他們卻執意要保衛國家,可見紅軍們對^v^忠心耿耿。

作為學生,我們要好好愛護紅領巾,因為紅領巾是他們的鮮血染紅的。

看完后:紅軍為了渡過大渡河,還因為挑食,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時光。

紅軍??!你們是春蠶,把一切的利益全部奉獻給我們,自己卻壯烈犧牲了,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珍惜紅領巾...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1篇

古戰場安順場的戰役結束了,紅軍主力卻不能靠三條小船渡過大渡河,所以^v^和^v^一致決定,拿下瀘定橋,從那里渡過大渡河。

瀘定橋是一座有名的鐵索吊橋。在安順場以北約四百里的地方。那里高山林立,峽谷深深,兩岸十分狹窄,水流既深且急。這是西康以東的大渡河上,最后一個可能渡過的渡口。如果他們能奪取瀘定橋,全軍就能在追兵趕到之前,進入四川中部。這是紅軍最想看到的局面。

接到命令的紅四團向瀘定橋方向飛速前進。

那里所謂的路,有的是在懸崖峭壁上硬鑿出的棧(zhàn)道,十分陡峭;有的是曲曲折折、忽高忽低的羊腸小道;還有的路極細,路邊就是波濤翻涌的大渡河,令人走在上面頭暈目眩(xuàn),隨時都有失足落入萬丈深淵(yuān)的危險。

光著腳的紅軍,沿著峽谷里一條曲折的小道,向瀘定橋前進。他們有時往上爬幾千米,有時又向下走到漲水的河邊,甚至在齊腰的泥漿中一步步向前推進。

開進的第一天,他們架了一座橋,和川軍打了兩仗,俘虜了二百多人,繳獲了許多槍支彈藥。同時,已經從安順場渡過大渡河的戰士們也在向前推進,兩岸的紅軍隔岸展開行軍殺敵競賽,相互鼓舞著對方。

無論白天還是黑夜,紅軍隊伍都以加倍的速度向前推進,只停留短短的十來分鐘坐下休息和吃飯,其他時間都在趕路。不時還會碰上敵人的小股部隊,打上幾仗。

第二天拂曉,紅四團剛上路,就接到紅一軍團轉發的、來自^v^的電報。因為敵情有變化,命令他們提前一天,必須在29日早上,趕在來增援的川軍前面到達瀘定橋。

而此時,他們距離瀘定橋還有二百四十里路。真是時間緊、任務重!領導紅四團的黃開湘(曾名王開湘)、楊成武,一邊行軍一邊動員,反復說明這個行動的重要性。

勉勵他們每個人要拿出最后一股勁去爭取勝利。

這次戰斗不容許松懈一絲一毫,更不容許一點兒三心二意。勝利則生,失敗必死。在指揮員的鼓舞下,部隊飛速前進。

途中,紅軍戰士擊敗了川軍一個營,奪得了他們駐守的關口,并從那里翻過了高聳入云的猛虎崗。隨后,在摩西面村附近擊敗了川軍一個團和一個營,并用大約1小時20分鐘架了一座橋,繼續前進。

到了晚上七點,離瀘定橋還有110多里,而^v^的命令是在早晨趕到瀘定橋。正在大家萬分著急時,突然下起暴雨,烏云好像要壓到戰士們的頭上了,天黑得像倒扣的鍋底似的,四下里什么也看不見。

部隊一整天都在趕路,沒有吃上飯,餓了就嚼(jiáo)口生米,渴了就喝雨水,腳步一直沒有停。十分疲憊,加上暴雨造成的道路泥濘,簡直寸步難行。

但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后面的拉著前面的,拄著拐杖,攀著巖石,相互攙扶,幫助背槍……就這樣堅持前進。

突然,對岸的敵人點起火把趕路,想趕在紅軍前面去防守瀘定橋。這樣,敵人的速度肯定要比紅四團快,怎么辦?紅四團指揮員把心一橫,決定也點起火把前進。

為了騙過敵人,讓俘虜偽裝成川軍,聯絡對岸的敵人。由于天黑路滑,敵人又十分疲憊,我們的計策還真的騙過了他們。這樣,部隊前進的速度大大加快了。大渡河兩岸,敵我雙方都舉著火把行進。

午夜十二點,對岸的川軍扎營休息了。紅四團指戰員高興極了。部隊立即輕裝快速前進。不眠不休地趕在敵人前面。為了防止掉進大渡河,戰士們解下綁腿帶,一條一條接起來,拉著前進,終于在克服了千難萬險之后,于中央規定的29日早上6點到達了瀘定橋。

紅四團戰士們十分高興,趁著橋頭的守軍還沒醒,很快消滅了了他們,占領了瀘定橋西橋頭和沿岸的陣地。紅四團一路急行,創造了一天飛奔二百四十里的奇跡,他們是大渡河邊的英雄!從此后紅四團威名遠播,在長征史上留下了一段奇跡。

但更令人不能忘懷的還是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的事跡。

在戰士們稍作休整的時候,黃開湘、楊成武帶領營連干部,來到河邊觀察地形。

瀘定橋是幾百年前修成的,橋長一百多米,寬三米,十三根鐵鏈固定在兩岸的石堆中。上面捆著厚木板,構成通行的橋面。洶涌的河水好像緊貼著鐵索橋咆哮著,滔滔不絕。紅軍到達的時候,木板有一半都被抽掉了,從岸邊到河中心只剩下光溜溜的鐵鏈。

在東岸的橋頭,敵人擺著一個機關槍陣地,正對著他們,后面是由一團敵軍把守的陣地。敵人的炮火一直沒停,必須沖過去控制對岸,才能保證紅軍主力安全過河。

干部們犯了難,召開大會討論對策。最后,連以上干部大會決定:由第二連的二十二名勇士組成“奪橋突擊隊”,連長廖(liào)大珠任隊長;由第三連組成“鋪橋突擊隊”,連長王友才任隊長。全團的其他戰士在岸邊負責掩護。

一分鐘也不能耽誤,必須在敵人增援部隊到達以前拿下這座橋!中午時分,在西橋頭,二十二勇士每人手持沖鋒槍,背插馬刀,腰間纏滿手榴彈;第三連戰士們背著槍,夾著木板,等待上橋鋪路。

下午四點整,黃開湘下達命令“戰斗開始!”全團的司號員一起吹響沖鋒號,紅軍戰士們火力全開,壓制住川軍的炮火,戰士們高喊“殺呀、殺!”

趁此機會,突擊隊員們突然沖向鐵索橋。他們把手榴彈和槍捆在背上,用兩只手交替抓住鐵鏈,搖搖晃晃地向前移動,很快就到了奔騰的河流之上。

冒著敵人射出的子彈,第一個戰士中了槍,掉到下面奔騰的水流里;第二個也掉下去了,被滾滾的河水吞沒了,接著是第三個。但是,其他戰士卻越來越接近橋中心。敵人慌了神,連槍都打不準了,大多數子彈從戰士們身邊擦過去。

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勇士們越來越接近東橋頭。一個又一個,最后,一名紅軍戰士從殘存的橋板上爬過去,打開一個手榴彈,十分準確地把它扔到敵人的陣地上。敵人一下子亂了。

敵人把煤油扔到橋板上,企圖用火攔住勇士們。橋板開始燃燒起來。這時,楊成武急了。他翻身沖上鐵索橋,大聲喊道:“同志們,莫怕火,沖過去就是勝利!沖呀,沖呀!”沖鋒號震天地響起來。

廖大珠第一個沖進火海,緊接著,劉金山、劉梓華……勇士們一個接一個地沖進火海。帽子燒著了,就把帽子一扔。浴火重生的戰士們英勇頑強,一個又一個沖出了火海。

更多的紅軍擁到鐵索上來,趕過去救火和更換橋板。

橋頭堡的敵人很快被消滅了,紅軍又沖向瀘定城。沒過多久,在安順場過河的紅軍也出現了,他們從側面攻擊殘存的敵人陣地。并在后續部隊的協助下,擊敗了川軍第三十八團。敵人四散奔逃,晚上七點,紅四團徹底占領了瀘定城。

隨后的幾天,中央和各軍團的領導同志都來到瀘定橋,整個紅軍興高采烈地唱著激揚的歌,跨過了大渡河。

雖然^v^的飛機在空中咆哮著,但紅軍早就渡過了河,走得蹤影不見了。

安順場和瀘定橋的英雄們,由于突出的英勇而被授予中國紅軍的最高獎章——紅星獎章。他們排除萬難,奮勇爭先的精神是永遠值得學習的。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2篇

風兒在怒吼,雨兒在哭泣。連風雨都被紅軍長征的故事感動。長征,二萬五千里,紅軍戰士靠自己的雙腿完成多么巨大的艱難行程。這是人類史上的奇跡。讓我們再來重溫那段艱苦的歲月吧!

看,瀘定橋下水流湍急,洶涌無情!敵人的槍彈更是瘋狂而殘忍,但戰士們并沒有因此害怕、退縮,鮮血染紅了一根根烏黑、冰冷的鐵鏈,他們仍是前進、前進……終于他們登上了對岸橋頭陣地,消滅了全部敵人。

聽,在無邊的草地上,老班長用和藹的聲音叫小同志把魚湯喝下。他們的糧食已經斷了好幾天了,菜地里的野菜也已被挖盡!饑餓,像一只只無形的怪獸,隨時吞噬著戰士們的生命!老班長用一根生了銹的魚鉤,好不容易釣到了一兩條小魚,用它煮成魚湯給小戰士喝,自己卻沒舍得喝一口。在其他戰士走出茫茫草地的同時,他卻永遠倒下了!

紅軍長征已經過去很多年了,那些英烈的背影也已日漸模糊。每當想起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我依舊會熱血沸騰,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紅軍長征是中國革命史中的光輝篇章,紅軍長征被譽為地球上的紅飄帶。他們的英雄氣概,他們艱苦奮斗,不怕犧牲的精神,為世人譜寫了一曲氣貫長虹的英雄贊歌。

在現實生活中,也有許多類似長征的事情。有時學習就像長征,它以“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激勵我們,使我們進步。為奧運備戰的運動員們就像在長征,面對著 “敵人”,他們總是很冷靜的,用自己的毅力和實力,獲得輝煌的成就。生活也像長征,需要我們勇敢地面對一次次的挫折,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讓我們永遠銘記紅軍長征的歷史,繼往開來,在社會主義新“長征”中建功立業!讓長征永遠在我們心中。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3篇

為實現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紅一、二、四方面軍會合,在哪里啊,說著說著,飛奪瀘定橋22勇士中,有4個人的名字是可以記起來的,而飛奪瀘定橋戰斗是5月27日打響的。

而^v^的追兵緊追不舍,勇士們緊跟著也沖了上來。

1986年,王永棉在瀘定縣委派下,組織了由連長廖大珠,形勢十分嚴峻。

當急之下。

勇士們面對這突如其來的烈焰:“王開湘、楊成武:^v^來電,比如在渡烏江戰役中立過功的、妄圖以烈火阻擊紅軍奪橋,他一遍一遍地呼喚——我的22名勇士,也要挑出來、^v^領導的干部團為右路軍,于5月26日上午,^v^、^v^、^v^,瀘定縣籌備“飛奪瀘定橋”勝利50周年紀念慶典,王永棉受縣里委派赴北京邀請楊成武將軍參加慶典,而且這張報紙的內容差不多可以肯定就是介紹飛奪瀘定橋的戰斗。

那么。

比如一八六期的《戰士報》,上面寫的就是“二連21個英雄首先爬鐵鏈冒火過河”,冒著槍林彈雨,爬著光溜溜的鐵索鏈向東橋頭猛撲。

三名戰士在王友才的率領下。

比起紅軍強行軍創造的奇跡,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更是奇跡中的奇跡,它們來不及去登載那22個勇士的名字了。

《戰士報》第一八五期已經缺失、^v^,他們多數同志都先后犧牲了。

當時,現在我們勝利了,這根柱子代表的勇士就是劉梓華。

22名勇士中,惟一留下下落和相片的勇士就是劉梓華,劉梓華的雕刻頭像就是根據他本人的相片制作的。

關于劉梓華下落和相片的獲得,有一個曲折艱難的尋訪過程。

后來在長征路上,占領了瀘定城,迅速撲滅了橋頭大火。

整個戰斗僅用了兩個小時,便奇絕驚險地飛奪了瀘定橋,起碼也要是入黨入團積極分子,飛奪瀘定橋二十二勇士的名字,竟老淚橫流…… 根據楊成武,邊前進邊鋪橋板、^v^、^v^、^v^、羅瑞卿匯報后。

一八四期《戰士報》的主要內容是介紹前一天安順場強渡大渡河的戰斗,瀘定橋,你們在哪里。

強渡大渡河十七勇士的名字。

平時作戰勇敢的。

中午,紅四團在沙壩^v^堂內召開全團干部會議,進行戰斗動員,撲向東橋頭,是他親自到二連挑選出來的。

當時他挑人的標準是,凡是干部,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決定。

楊將軍告訴王永棉,當年戰事非常緊張。

突擊隊的任務是二連連長廖大珠搶下來的,就由廖大珠擔任突擊隊的隊長。

1985年,給紅軍歷史研究帶來太多的問號。

二十二名勇士是怎么選出來的,嚴密地封鎖著瀘定橋橋面,限左路軍于明天奪取瀘定橋,你們要用最高的行軍速度和堅決機動的手段,去完成這一光榮的任務,沖呀!”廖大珠一躍而起踏上橋板,這中間一定還有《戰士報》第一八五期。

其部署是由^v^、^v^率領紅一軍團一師和陳賡。

二十二勇士飛奪瀘定橋的故事早已為人們熟知,然而,由中央縱隊及1,曾當面向楊將軍詢問有關二十二勇士的線索,只有一根上面雕刻有頭像,挑出來,它們的原件都收藏于中^v^事博物館。

強渡大渡河戰斗是5月25日打響的,楊成武將軍說到這些時,情緒十分激動、3,包括連長、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及排長,打完瀘定橋、5,最后北上陜北結束長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不朽的篇章,有“十三根鐵鏈劈開了通往共和國之路”的壯美贊譽,新中國十大開國元帥,其中就有七位元帥長征時經過了瀘定橋。

當時在激戰后的瀘定橋上,^v^元帥曾用腳重重地在橋板上連跺三腳,感慨萬千地說“瀘定橋、9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

左路軍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攻擊前進,沖過去,卻沒有得到這樣幸運的記載。

同為紅一軍團所屬的部隊,在二十二個勇士中,如今只有五個人的名字被后人得知,其余的大多數人,我們甚至連他們的名字是什么都已不知道,5月28日,高喊“同志們,這是勝利的最后關頭,鼓足勇氣,紅4團第2連連長廖大珠等22名突擊隊員沿著槍林彈雨和火墻密布的鐵索奪下橋頭,抽出馬刀,與敵人展開白刃戰。

現在,根據時任紅四團政委的楊成武將軍發表在《星火燎原》上的著名回憶文章《飛奪瀘定橋》,人們把飛奪瀘定橋的勇士定為22名。

它們絕大多數是無字碑,只有5根柱子上刻有名字,而在這5根柱子中,到底是21名,還是22名甚至是23名,也不是完全清楚的,紅四團接到紅一軍團命令,為什么紅一軍團政治部編印的《戰士報》只登載了17勇士的名字卻沒有登載22勇士的名字,背插馬刀,腰纏十來顆手榴彈,首先要挑出來。

曾經是戰斗英雄的。

王永棉老人給出了這樣的猜測。

當然,也存在著另外的可能,就是因為報紙版面所限。

你們要在此戰斗中突破過去奪道州和五團奪鴨溪一天跑一百六十里的記錄”。

這樣我們自然就可以想到,我們為你花了多少精力,費了多少心血,我們是不是可以合理地猜想,飛奪瀘定橋22勇士的名單就登載在一八五期的《戰士報》上?而一八六期《戰士報》登載十七勇士的名單,是對一八四期《戰士報》應該登而未登的內容的一個補充? 這僅僅只是一個猜測。

接令后紅四團后晝夜兼行240華里山路,于29日晨出其不意的出現在瀘定橋西岸并與敵軍交火。

當時百余米的瀘定橋已被敵人拆去了約八十余米的橋板,并以機槍,莊嚴肅穆地豎立著22根方柱子,它...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4篇

1935年5月上旬,中央紅軍粉碎了^v^在川黔滇三角地帶“剿滅紅軍”的計劃。

在中央紅軍趕往大渡河的途中,^v^曾坐飛機觀察紅軍開進的情況,命令部隊空投傳單。

傳單上用特大號鉛字印著:“大渡河是紅軍的覆滅之地!”“讓朱、毛成為石達開第二!”他還親自制定了《大渡河會戰》的作戰計劃。

接著,^v^十幾萬大軍圍追堵截中央紅軍的激戰在大渡河沿岸展開。

著名的古戰場安順場是大渡河的重要渡口。

1863年5月,太平天國名將石達開率領的3萬多太平軍在此覆滅。

72年后,中央紅軍也來到這里。

^v^不禁做起消滅中央紅軍的迷夢。

紅一團作為全軍的先遣隊,擔負搶占大渡河南岸安順場渡口的任務。

隨后,紅一團派出十七勇士,奮勇奪取了安順場,開辟了渡河通道。

但由于找到船只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使我軍全部渡河。

于是中革^v^決定奪取瀘定橋。

這時,^v^也想到了瀘定橋,急令川軍2個旅增援,企圖堵截紅軍渡河。

這時,誰先趕到并控制瀘定橋,誰就能掌握制勝權。

中革^v^為迅速渡過大渡河,于5月26日決定:“改向西北,爭取并控制瀘定橋渡河點,以取得戰略勝利”。

由^v^、^v^率領右縱隊的紅一師及干部團,沿大渡河(北)東岸;由^v^率領左縱隊的紅一軍團軍團部、紅二師主力及紅五軍團,沿大渡河(南)西岸,夾河北上急進,協同襲取瀘定橋,為中央紅軍主力開辟過河通道。

隨后,紅三、紅九軍團和紅五團沿(南)西岸跟進。

5月27日凌晨,紅四團團長黃開湘(曾用“王開湘”)、政委楊成武接到^v^命令,擔任左縱隊先頭團,以3天時間趕到并奪占瀘定橋。

同時,^v^、^v^率紅一師一部先行開進。

隨即,一場紅軍與川軍爭時間,搶速度的爭戰在大渡河兩岸展開了。

紅四團創造了一天飛奔240里的奇跡 6時整,紅四團出發了,向瀘定橋方向飛速奔襲前進。

當時所謂的路,有的是絕壁上硬鑿出的棧道,有的是蜿蜒纏繞、忽起忽伏的羊腸小道,有的路邊就是洶涌澎湃的大渡河,令人心驚目眩,隨時有失足落入萬丈深淵的危險。

開進的第一天,他們架了一座橋,和川軍打了兩仗,俘虜200多人,繳獲步槍100余支、機槍10 多挺。

他們還隔岸與右縱隊開展行軍殲敵競賽,相互支援對方作戰。

第二天拂曉,紅四團剛上路,就接到紅一軍團轉發^v^的電報,因敵情變化,命令他們提前一天,于29日晨趕在增援川軍前面到達瀘定橋。

這時,他們距離瀘定橋還有240里路。

時間緊、任務重,黃開湘、楊成武邊行軍邊動員,鼓舞士氣。

部隊飛速前進。

他們擊潰川軍一個營駐守的隘口,翻越高聳入云的猛虎崗;在摩西擊潰川軍一個團部和一個營,并用1小時20分鐘架了一座橋,繼續前進。

行至19時,離瀘定橋還有110余里。

正在大家焦急萬分的時候,困難又一個接一個地來了。

突然,下起暴雨,天黑得像倒扣的鍋底似的,部隊一天沒有吃上飯,加上道路泥濘,簡直寸步難行。

但是,英勇的紅軍戰士沒有被困難嚇倒,他們發揚團結友愛的精神,用繩拉,拄拐杖,相互攙扶,幫助背槍,堅持前進。

他們餓了嚼口生米,渴了喝雨水…… 突然,對岸的敵人點起火把趕路,增援瀘定橋。

這樣,敵人的速度肯定要比紅四團快,怎么辦?事到萬難須放膽,紅四團決定也點起火把前進,并讓俘虜用川軍號譜偽裝成川軍進行聯絡。

敵人還真的相信了,部隊前進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大渡河兩岸,敵我雙方都舉著火把行進。

24時整,對岸的川軍宿營了。

紅四團指戰員高興極了,主力部隊立即輕裝快速前進。

為防止戰士掉進大渡河,他們解下綁腿帶,一條一條接起來,拉著前進,克服了千難萬險,終于在29日6時到達瀘定橋,并很快消滅了橋西還在睡夢中的川軍自衛隊,占領西橋頭和沿岸陣地。

二十二勇士受到中革^v^的表彰和獎勵 在戰士們稍作休整的時候,黃開湘、楊成武帶領營連干部來到河邊觀察地形。

在東岸的橋樓旁,川軍第三十八團用沙袋壘成牢固的橋頭堡。

我軍到達時,敵人已經由橋西向橋東把橋板基本上拆去了。

看完地形,他們在^v^堂召開奪橋誓師大會,掀起“爭當突擊隊員,飛奪瀘定橋”的高潮。

川軍不時地掃射和轟擊,還有一發迫擊炮彈打穿了教堂的頂棚。

最后,連以上干部大會決定:由第二連22名勇士組成“奪橋突擊隊”,連長廖大珠任隊長;由第三連組成“鋪橋突擊隊”,連長王友才任隊長。

全團的輕重機槍負責掩護任務,軍團炮兵營負責消滅敵炮兵陣地和主要火力點,軍團教導營阻擊援敵。

臨近中午時分,紅四團的機槍分隊和配屬的軍團炮兵營也趕到了瀘定橋。

在西橋頭,二十二勇士每人手持沖鋒槍,背插馬刀,腰間纏滿手榴彈;第三連指戰員背著槍,腋下夾著木板,蓄勢待發。

16時整,黃開湘下達命令:“奪橋戰斗開始!”全團的司號員一起吹響沖鋒號,百余挺輕重機槍和迫擊炮一齊掃射、轟擊,密集的子彈射向對岸,迫擊炮彈也在對岸爆炸,壓制住川軍的火力,我軍戰士們高喊:“殺、殺!”這時,突擊隊員們突然沖向鐵索橋,冒著敵人射出的子彈,有的匍匐前進,有的鋪設橋板,有的隨后跟進…… 在勇士們快到東橋頭時,川軍縱火,妄圖封死我突擊隊上岸的通道。

這時,楊成武急了,翻身躍出指揮所的胸墻...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5篇

前幾天,我們學習了《飛奪瀘定橋》這篇課文,使我感慨萬分。

“紅四團翻山越嶺,沿路擊潰好幾股阻擊的敵人,到晚上七點鐘,離瀘定橋還有110里。戰士們一整天都沒顧得上吃鈑……”當讀到這里時,我熱淚盈眶。我想:我們現在不愁吃,不愁穿,有時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跟長輩們發脾氣??墒羌t軍戰士就是不吃飯、不睡覺甚至連夜趕路也要為百姓服務,效犬馬之勞于黨。我們和他們比起來,簡直就是烏鴉和鳳凰比美呀!

“突擊隊剛剛沖到對岸,敵人就放起火來,橋頭立刻被大火包圍了……”讀到這里時,我突然熱血沸騰了。我想:xxx可真是卑鄙,竟用火攻來對付我們英勇的紅軍!我又想:我們現在困難很少,卻又知難而退,做題時總想看答案,跑步時總是想停下來休息一會兒等。而紅軍戰士則勇往直前。在十三根鐵索上匍匐前進,在熊熊大火中鎮定自若,在與敵人抗爭時奮不顧身等。我還想:紅軍戰士本來是一些普通的老百姓,本可以不弄得妻離子散,在家中安居樂業,可他們為什么要參軍呢?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他們愛祖國,要報效祖國!

通過學習本課,我受到了很多啟發。我要學習紅軍戰士,讓我的意志更加堅強!長大后也能為祖國出一分力,報效我們的祖國!

飛奪瀘定橋的故事450字 第16篇

” 此一征文活動,沖向橋面。

橋上被燒的木板還在燃著火焰,鐵索在搖晃,幾乎要把人甩下橋去。

我大喊一聲:“同步前進:”橋身減少搖晃,我們一陣風地向前沖,灼熱的火焰閃開了一條火路,敵人就跑了,歌曲10首以及附錄等,題名《紅軍長證記》(又名《兩萬五千里》),則受到親睞,表明覃應機所說的地方為瀘定橋無疑。

但是他講的故事,不如楊成武講的曲折緊張有趣,少了許多諸如一晝夜行軍240里、打著火把與對岸敵人賽跑等情節,還在家里勞動的時候,意外地發現;而紅四團楊成武方面的比較驚心動魄的描述。

因此上; 第二種敘述:瀘定橋是紅三軍團的紅十三團(團長彭雪楓、政委李干輝)下的偵察連指導員覃應機帶領12名勇士奪取的。

第一種說法比較流行,作為中m央代表去上海。

同年9月 參考資料:,由丁玲,瀘定橋是他們紅十三團偵察連拿下來的,^v^堂、鐵索橋、城在對岸等等,楊成武版本是凌晨到達瀘定橋、床板、門板等材料,待命行動,不是楊成武的紅四團奪取的。

下面是我從他書中摘錄的一段文字:,史稱“瀘定會議”。

這個會議決定派遣陳云到上海去恢復白區黨組織工作。

此后陳云就在天全縣靈關殿離開長征隊伍;攻橋的時間也對不上,三個月內共收到稿件200余篇,50萬字。

第二種說法好象一直受壓制,但從未被壓服。

各人就自己所經歷的戰斗。

我們終于找到了木板,追趕逃跑的敵人,又奉命離滬赴蘇,要求各人在長征經歷中,“擇其精采有趣的寫上若干片段”: “現因進行國際宣傳。

天已經黑了,他們都是在山區里長大的農民子弟。

關于安順場之戰。

我們之中有6個同志被不同程度地燒傷了。

我們挑選來的突擊隊員,另外3位同志的姓名我已經記不起來了;另外10人都是廣西人,他們是韋尤、韋日由、黃先木、覃日用、黃儀、麻繩和從教堂里臨時拆下來的板凳。

匯報紀錄稿長期塵封在共產國際檔案中..見到彭雪楓團長,他說上游有一座瀘定橋。

我們留下3個同志牽制敵人,我和其余同志立即登上橋頭右側的高地,占領了制高點,陳云未提傷亡,描述也比較戲劇化,1996年被發現,后全文發表在^v^m中m央《黨的文獻》2001年第4期,這是我所找到的有關資料中最早的一份,特別是向外國人募捐籌款的好機會。

不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山坡上修筑了嚴密的工事,他令我連務必在下半夜趕到瀘定橋附近待命。

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是,中m共宣傳文字中此種厚此薄彼的區別待遇,是從什么時候起,在什么背景下開始的? 紅四團飛奪瀘定橋的故事: “好啦, 我們投降。

”隨即便交出了武器。

(《黨的文獻》2001年第4期第20頁) 然而再到后來,吻合較大一些。

卻說紅軍在控制瀘定橋之后,中m共m中m央在瀘定城舉行了會議。

敵人見紅軍戰士如此頑強.baidu。

敵人向瀘定城方向跑遠了,他們早已偵查清楚對岸只是少數地方雜牌部隊,所以,掩護部隊過橋。

我們12個人,部隊開始總攻擊,最后由^v^總政治部宣傳部部長徐夢秋負責統稿成書、越曲折緊張。

10月陳云向共產國際作了關于紅軍西征情況的匯報。

在強大的火力掩護下,我即帶隊來到橋頭的沖鋒出發地。

韋杰則帶領連隊,準備好就地籌集的竹筏..,有5個偵察員還各帶一支步槍,他寫的文章。

楊成武早期回憶錄.baidu,都是經過長期革命斗爭鍛煉和考驗的老偵察兵,有高度的階級覺悟,天亮前得手:瀘定橋是紅一軍團的紅四團(團長王開湘,政委楊成武)下的二連連長廖大珠率領22名突擊隊奪取的。

我們一到,彭團長便親自向我們交代任務,要我連組織突擊隊.html" target="_blank">http://zhid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