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共9篇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一篇
戰國時期,藺相如在趙國為相。由于在出使秦國索回和氏璧的事件中立下大功,趙王于是讓他擔任上卿之職,位置比趙國戰功赫赫的名將廉頗還高。
廉頗聽說藺相如的官高于自己,很不服氣。心想:我帶兵出生入死,為趙國保境安民發揮了重要作用,而藺相如只不過是出使秦國費了一番口舌而已,有什么資格做的官比我還大呢?于是,廉頗逢人就說:“我以后遇見藺相如,一定要好好羞辱他一番?!?/p>
有人將廉頗的話告訴了藺相如,于是藺相如就不再與廉頗見面。每當要參加早朝時,想到要見到廉頗,就常常聲稱自己有病不能前去。
有一次,藺相如出門,遠遠地望見廉頗騎馬向自己走來,馬上叫駕車人繞道而行。就這樣,廉頗想羞辱藺相如,卻一直沒有機會。
藺相如手下的人看不過去了,就勸告他說:“您這樣一味地躲避著廉將軍,不是太軟弱可欺了嗎?我們作為您的下屬,也因此而感到羞恥,因此我們向您請求辭職?!?/p>
藺相如聽完后,站起來問他們道:“你們看廉頗比得上秦王嗎?”
眾人回答道:“似乎比不上秦王?!?/p>
藺相如又說:“秦王作為一國之君,威風八面,我尚且敢當著他的面在朝堂之中大聲叱責他,羞辱他的群臣。我雖然很愚笨,秦王尚且不怕,難道偏偏害怕廉將軍嗎?我考慮的是,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侵犯趙國,只因為有我和廉頗在。如果我們兩虎相斗,必有一死。我之所以這樣做,是以國家安危為重,將個人私仇放在一邊?!?/p>
這些話逐漸傳到了廉頗耳里,使他感到十分慚愧。于是,他解衣露體,背上背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里去向他請罪。藺相如一見,馬上將廉頗扶起:“老將軍這又是何必呢,只要你我二人同心協力,趙國就會強盛。請罪的話,再也休提?!?/p>
從此以后,廉藺二人結為刎頸之交,誓同生死。
哲理點撥:想巧妙地應付極難相處的人,必須要展現你的智慧及忍讓氣度,問題必能迎刃而解。如果讓對方發現你的優點,進而產生敬佩之心,還會樂于與你交友的。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二篇
這是一個流傳了千百年的動人故事。后人常用“將相和”比喻文武百官團結一致,共同把國家的事情辦好。今天就讓我們走進這個故事。
戰國時期,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次,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親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愿意拿十五座城來換這塊璧。趙惠文王進退兩難,帶著和氏璧來到秦國,恭恭敬敬的把璧送上去??烧严逋鹾捅姵伎戳税胩煲膊惶釗Q城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沒有誠意,便以玉上有小毛病,要指給大王看為由把璧拿到手,怒氣沖沖的說:“趙王誠心誠意派我把璧送來,可是看大王并無交換誠意,如今璧在我手,大王要是逼我的話,我就讓我的腦袋和璧一同砸在這柱子上!”說著做出要撞上去的樣子。秦王無奈,趕緊命令大臣把地圖拿上去,把準備交換給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藺相如看。藺相如要求五天后舉行一個接受璧的儀式。昭襄王答應了。藺相如連夜將璧送回了趙國。
而后,在公元前279年的澠池會上,秦王為了侮辱趙王,便讓趙王鼓瑟助興,并讓史官當場記錄下來,隨趙王一同出使的藺相如以性命相要挾,強迫秦王擊缶,也讓史官記錄下來。秦王沒有占到任何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做好了準備,不敢拿趙王怎么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功,他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馬威!”這話傳到藺相如耳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坐車出門遇到廉頗也盡量避讓。只等廉頗認識到藺相如的苦心,才有了“負荊請罪”的故事。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三篇
戰國時,趙惠文王有兩個忠勇愛國、才能出眾的賢臣:一個是國相藺相如,一個是大將廉頗。這一文一武、一將一相,真是名聞各國,連強大的秦國也因此不得不對趙國有所顧忌。
藺相如原是趙王一個內侍長繆賢的家臣。有一次,秦國想仗勢騙取趙國的國寶“和氏璧”。趙王和大臣們苦于無法應付。經繆賢的推薦,藺相如去秦國出色地完成了這件外交工作,深得趙王贊許。后來,秦王、趙王在淹池相會時,秦王企圖當眾羞辱趙王,不料反被藺相如奚落了一場c由于藺相如連立大功,趙王拜他為相,位居上卿,比廉頗的官階還要高一點。
廉頗心里不服,對人說:“我這個大將,是出生人死,在戰場上拼了多少次性命得來的,不像人家光憑一張嘴!有什么了不起,一個家臣,居然爬到我的上頭了,他要遇見我,非給他難看不可!xxx
藺相如聽到這話,就經常留心,避開廉頗,不跟他見面。別人以為藺相如害怕廉頗,廉頗也很得意??墒翘A相如說:“秦王那樣的威勢,都嚇不倒我,我哪會怕廉將軍?不過,今天的秦國倒是有點怕我們趙國,它所怕的,就是我跟廉將軍。如果我跟他鬧意氣,互相攻擊,那正是秦國所歡迎的事。那時,它就不怕我們了。我們趙國也就要遭受侵略了,我之所以避開廉將軍,是以國事為重,把私人的恩怨和面子問題一概丟開!”
這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非常感動,也非常慚愧,就袒餺著背,帶著荊條,親自到藺相如家去謝罪,請藺相如用荊條狠狠鞭打他。廉頗說:“我真是糊涂,差點兒誤了國家大事啊!”兩人從此誓間生死,成為至交。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四篇
打開語文書,除了看到一篇篇課文,一副副美麗的圖畫,還有一些藏在語文書里的故事?,F在,就請跟隨我一起去尋找它們吧。
在《負荊請罪》中,我們認識了一個顧全大局的人物--藺相如。還想知道他的故事嗎?這個故事就是《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是這樣的:戰國時期,趙王得到了一塊寶玉xxx和氏璧xxx,這件是讓秦王知道了,他就寫了封信,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趙王心想,秦王一心只想占便宜,不肯吃虧的人。如果不答應,又怕秦王來攻城;如果答應呢,又怕上當受騙。在這時,藺相如站出來說:xxx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如果它不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的帶回來。xxx
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機智,又勇敢的人,便同意了。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里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xxx和氏璧xxx獻給秦王看。秦忘把玉捧在手里左看右看,很是喜愛,但沒有提十五座城池的事。藺相如見況,馬上又對秦王說:xxx“和氏璧”雖好。但有一個小小的毛病。xxx秦王立即把玉給藺相如。藺相如后退幾步,身子靠在柱子上,說:xxx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腦袋跟這塊寶玉一塊兒碰碎在這根柱子上!xxx說著,藺相如舉起xxx和氏璧xxx,對著柱子,就要摔過去。秦王沒辦法,只好讓藺相如走了。
這就是一個藏在語文書里的故事。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五篇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趙國屈服,接連侵入趙國邊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個花招,請趙惠文王到秦地澠池去會見。趙惠文王開始怕被秦國扣留,不敢去。大將廉頗和藺相如都認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國示弱。
趙惠文王決定硬著頭皮去冒一趟險。他叫藺相如隨同他一塊兒去,讓廉頗留在本國輔助太子留守。
為了防備意外。趙惠文王又派大將李牧帶兵五千人護送,相國平原君帶兵幾萬人,在邊境接應。
到了預定會見的日期,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并且舉行了宴會,高興地喝酒談天。
秦昭襄王喝了幾盅酒,帶著醉意對趙惠文王說:“聽說趙王彈得一手好瑟。請趙王彈個曲兒,給大伙兒湊個熱鬧?!闭f罷,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來。
趙惠文王不好推辭,只好勉強彈一個曲兒。
秦國的史官當場就把這事記了下來,并且念著說:“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趙王在澠池相會,秦王令趙王彈瑟?!?/p>
趙惠文王氣得臉都發紫了。正在這時候,藺相如拿了一個缶(音fǒu,一種瓦器,能夠打擊配樂),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說:“趙王聽說秦王挺會秦國的樂器。我那里有個瓦盆,也請大王賞臉敲幾下助興吧?!?/p>
秦昭襄王勃然變色,不去理他。
藺相如的眼睛射出憤怒的光,說:“大王未免太欺負人了。秦國的兵力雖然強大,但是在這五步之內,我能夠把我的血濺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見藺相如這股勢頭,十分吃驚,只好拿起擊棒在缶上胡亂敲了幾下。
藺相如回過頭來叫趙國的史官也把這件事記下來,說:“某年某月某日,趙王和秦王在澠池相會。秦王給趙王擊缶?!?/p>
秦國的大臣見藺相如竟敢這樣傷秦王的體面,很不服氣。
有人站起來說:“請趙王割讓十五座城給秦王上壽?!?/p>
藺相如也站起來說:“請秦王把咸陽城割讓給趙國,為趙王上壽?!?/p>
秦昭襄王眼看這個局面十分緊張。他事先已探知趙國派大軍駐扎在臨近地方,真的動起武來,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國大臣,說:“這天是兩國君王歡會的日子,諸位不必多說?!?/p>
這樣,兩國澠池之會總算圓滿而散。
藺相如兩次出使,保全趙國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趙惠文王十分信任藺相如,拜他為上聊,地位在大將廉頗之上。
廉頗很不服氣,私下對自己的門客說:“我是趙國大將,立了多少汗馬功勞。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頭上來了。哼!我見到藺相如,總要給他個顏色看看?!?/p>
這句話傳到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裝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藺相如帶著門客坐車出門,正是冤家路窄,老遠就瞧見廉頗的車馬迎面而來。他叫趕車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讓廉頗的車馬先過去。
這件事可把藺相如手下的門客氣壞了,他們責怪藺相如不該這樣膽小怕事。
藺相如對他們說:“你們看廉將軍跟秦王比,哪一個勢力大?”
他們說:“當然是秦王勢力大?!?/p>
藺相如說:“對呀!天下的諸侯都怕秦王。為了保衛趙國,我就敢當面責備他。怎樣我見了廉將軍倒反怕了呢。因為我想過,強大的秦國不敢來侵犯趙國,就因為有我和廉將軍兩人在。要是我們兩人不和,秦國明白了,就會趁機來侵犯趙國。就為了這個,我寧愿容讓點兒?!?/p>
有人把這件事傳給廉頗聽,廉頗感到十分慚愧。他就裸著上身,背著荊條,跑到藺相如的家里去請罪。他見了藺相如說:“我是個粗魯人,見識少,氣量窄。哪兒明白您竟這么容讓我,我實在沒臉來見您。請您責打我吧?!?/p>
藺相如連忙扶起廉頗,說:“咱們兩個人都是趙國的大臣。將軍能體諒我,我已經萬分感激了,怎樣還來給我賠禮呢?!?/p>
兩個人都激動得流了眼淚。打這以后,兩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六篇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有功,趙王封了他一個宰相的職位。這讓老將軍廉頗非常不滿,對別人抱怨說,自己是長勝將軍,立了許多大功。藺相如的能耐不過一張嘴而已,憑什么藺相如的官位比他廉頗要高。廉頗放出狠話,以后看見藺相如找個機會要整他一次。藺相如得知了廉頗的抱怨,干脆請假,免得碰見廉老將軍。
一次,藺相如乘坐馬車上街,遠遠地就看見老將軍騎馬正向自己這個方向走來,連忙命令車夫往回趕。藺相如自己避讓廉頗心平氣和,可是他的手下卻不甘心了。手下對門客說,他們遠離家鄉投奔宰相是仰慕他,可是現在藺相如見了廉頗都要躲躲藏藏,失去了以前的風范,為什么要這么害怕廉頗。門客們想要離開藺相如回鄉。
這時藺相如反問他們,將軍與秦王誰強大?手下回答道,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接著又說,連秦王他都不怕,他怎么會害怕廉老將軍?,F在秦國不敢進攻趙國,是因為在軍事上有廉將軍支撐著,而藺相如自己是文臣的領袖。如果文武兩位重臣鬧不和,只會削弱趙國的力量,最后便宜了敵國。藺相如最后總結,他之所以躲著廉老將軍其實是為了大局著想。
藺相如的門客被他的話震驚了,再沒不說要離開的話了。廉頗也聽到了他的假想敵這番話,覺得自己因為心態的不平衡針對藺相如那樣確實不應該,差點因為自己的小心思導致國家的滅亡。
最后的結果:廉頗脫下了衣服,背上荊條,登上了宰相的大門。宰相見將軍上門賠罪感動萬分,兩人真正成為了好知己,一同守衛祖國。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七篇
獲得了在「澠池會」上的外交勝利之后,趙王占了很大便宜,很有面子、很風光的回到趙國,還帶了一個人質回來,所以他覺得藺相如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于是就命令藺相如為上卿,就是一國最高的爵位,位在大將軍廉頗之上,所以廉頗就很不高興。
廉頗說我這樣一個將軍,有攻城野戰之大功,出去打仗的時候風餐露宿,冒那么大的危險九死一生為趙國開疆拓土,而藺相如徒以口舌之勞,而位居吾上。藺相如就這么說說話就爬到我的上面去了。他說將來如果有天見到藺相如的話,我一定要侮辱他一下,藺相如聽到這話之后就不上朝,為了避免跟廉頗相見。
有次藺相如出去的時候,遠遠看見廉頗的車駛過來,藺相如馬上命令自己趕車的人把車趕到旁邊胡同里邊去,等到廉頗的車子過去以后他才出來,所以廉頗在外邊更加趾高氣昂,藺相如不敢惹我是吧!他覺得自己牛得不得了,那么藺相如手下的那些門客們就面子上掛不住了,他們跑到藺相如面前跟藺相如說,說我們拋棄自己的家庭,拋棄自己的土地,來跟你是為什么呢?是因為你是一個大丈夫??!那你怎么現在這么窩囊?你的爵位比廉頗高,你不但不敢跟廉頗爭,哪怕是在大街上見到他都跟耗子見了貓一樣,我們實在是太沒面子了,如果你這樣懦弱的話,我們就不跟著你了,我們都走了。
藺相如說你們先別走,我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廉將軍和秦王誰更厲害?還用說嗎?當然是秦王厲害!藺相如說對啊,他說以秦王如此的威勢,我藺相如都可以在朝堂上喝斥他,而且辱其群臣,像我這么一個人雖然說不怎么爭氣,但是我難道會怕廉將軍嗎?我只是想這么一個問題,這在《史記》里邊是很有名的一句話,他說「顧吾念之」,我就想這么一件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強秦之所以不敢打我們,「徒以吾二人在也」就是因為害怕我和廉頗,我之所以不跟他爭「吾所以為此者,以先國家之急而后私讎也」我是把國家大事放在前面,把我個人的恩怨放在后面。
底下門客聽完之后很感動,后來這件事情就傳出去了,傳到了廉頗那里,廉頗聽到之后慚愧得不得了,于是他就把自己的上衣都脫了,光了脊梁在身上綁了一個藤條,然后到藺相如的家門口,跪在門口,這就是「負荊請罪」,荊就是藤條,意思就是我犯了罪,打我一頓吧。藺相如一看廉頗負荊請罪,藺相如也很感動,出了門把廉頗扶起來。廉頗說「鄙賤之人,不知將軍寬之至此也」像我這樣一個見識淺陋的人,沒有想到你是如此的大度!于是兩人握著手就相持泣下,結為「刎頸之交」?!肛仡i之交」和「負荊請罪」這兩個成語就是這么來的。
我們這里要說一下,其實藺相如不是僅僅是有口舌之勞,他也是領軍打過仗的,按照《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的記載,他曾經派兵攻打過齊國,一直打到齊國一個叫平邑的地方。其實如果沒有藺相如「將相和」這段故事的話,藺相如他只是一個智勇雙全的人,他去騙秦王把和氏璧騙回來,完璧歸趙,非常勇敢。但是有了他「將相和」故事之后,我們就可以看到他是一個非常寬容大度的人。
藺相如靠自己的謙下去贏得別人的人心,謙下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美德,藺相如可以說是大丈夫能屈能伸,在敵人面前的話剛烈;在自己同僚面前他謙下。老子講過一句話:「江海之所以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咕褪钦f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河流匯聚的地方,是因為他把自己擺得比所有河流都要低。那么藺相如就是以謙下贏得同僚真正的尊敬。司馬遷對藺相如有一個評價:「相如一奮其氣,威信敵國;退而讓頗,名重太山?!?/p>
——節錄自《笑談風云》第一季《東周列國》第十九集《完璧歸趙》
負荊請罪01-23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八篇
戰國時候,有七個大國,它們是秦、齊、楚、燕、韓、趙、魏,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這七國當中,又數秦國最強大。秦國常常欺侮趙國。有一次,趙王派一個大臣的手下人藺相如到秦國去交涉。藺相如見了秦王,憑著機智和勇敢,給趙國爭得了不少面子。秦王見趙國有這樣的人才,就不敢再小看趙國了。趙王看藺相如這么能干。就封他為“上卿”(相當于之后的宰相)。
趙王這么看重藺相如,可氣壞了趙國的大將軍廉頗。他想:我為趙國拚命打仗,功勞難道不如藺相如嗎?藺相如光憑一張嘴,有什么了不起的本領,地位倒比我還高!他越想越不服氣,怒氣沖沖地說:“我要是碰著藺相如,要當面給他點兒難堪,看他能把我怎樣樣!”
廉頗的這些話傳到了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立刻吩咐他手下的人,叫他們以后碰著廉頗手下的人,千萬要讓著點兒,不要和他們爭吵。他自己坐車出門,只要聽說廉頗打前面來了,就叫馬車夫把車子趕到小巷子里,等廉頗過去了再走。
廉頗手下的人,看見上卿這么讓著自己的主人,更加得意忘形了,見了藺相如手下的人,就嘲笑他們。藺相如手下的人受不了這個氣,就跟藺相如說:“您的地位比廉將軍高,他罵您,您反而躲著他,讓著他,他越發不把您放在眼里啦!這么下去,我們可受不了?!?/p>
藺相如心平氣和地問他們:“廉將軍跟秦王相比,哪一個厲害呢?”大伙兒說:“那當然是秦王厲害?!碧A相如說:“對呀!我見了秦王都不怕,難道還怕廉將軍嗎?要明白,秦國此刻不敢來打趙國,就是因為國內文官武將一條心。我們兩人好比是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要是打起架來,不免有一只要受傷,甚至死掉,這就給秦國造成了進攻趙國的好機會。你們想想,國家的事兒要緊,還是私人的面子要緊?”藺相如手下的人聽了這一番話,十分感動,以后看見廉頗手下的人,都留意謹慎,總是讓著他們。
藺相如的這番話,之后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慚愧極了。他脫掉一只袖子,露著肩膀,背了一根荊條,直奔藺相如家。藺相如連忙出來迎接廉頗。廉頗對著藺相如跪了下來,雙手捧著荊條,請藺相如鞭打自己。藺相如把荊條扔在地上,急忙用雙手扶起廉頗,給他穿好衣服,拉著他的手請他坐下。
藺相如和廉頗從此成了很要好的朋友。這兩個人一文一武,同心協力為國家辦事,秦國因此更不敢欺侮趙國了?!柏撉G請罪”也就成了一句成語,表示向別人道歉、承認錯誤的意思。
負荊請罪的故事簡短200字 第九篇
我有一本書,名字叫《中國名將故事》,這里面有四個小故事,我對其中的《負荊請罪》感受最深,讀完這個故事,讓我受益匪淺,下面,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故事吧。
故事的主人公是廉頗,他是趙國的一名大將軍,為趙國立下了許多大功,趙王對他非常喜愛。在一次澠池會談中,秦王想利用這個機會壓服趙王,在會談中侮辱趙王,是藺相如挺身而出,維護了趙國的尊嚴。這件事讓趙王非常敬佩藺相如的才華,并且封他為上卿。廉頗知道了非常不服氣,他認為,藺相如只是立了這一次功,而自己屢屢立功,為什么官職在藺相如之下呢?于是,他到處張揚,假如遇到藺相如,就要羞辱他。
讀到這兒,我覺得廉頗有點兒小心眼兒,藺相如是靠自己的智慧得到這個職位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和才華,廉頗不應該這樣斤斤計較。我不禁擔心,萬一他們兩個碰到一起怎么辦?藺相如會不會和廉頗計較呢?
藺相如知道后,一直躲避廉頗,大臣們都很不滿,認為藺相如很怕廉頗。而藺相如卻說,這是為了國家的利益??吹竭@兒,我更加敬佩藺相如了,他不但聰明,更是一個寬宏大量的人。廉頗的話讓大家都非常生氣,而他卻毫不在意。他知道,如果他和廉頗鬧翻了,必定有一個人失敗,趙國少了他們兩個其中的一個,都會被秦國打敗,所以,為了國家的利益,便不跟廉頗計較。
這番話傳進廉頗的耳朵里,他感到非常羞愧,便赤身裸膀,背上荊棘,來給藺相如道歉。這時候,我覺得廉頗也是令人敬佩的。他知道自己做錯了,便誠懇地向藺相如道歉,道歉并不是一件羞辱自己的事情,而是體現出自己知錯就改的好品格。
這件事讓他們倆成為生死兄弟,秦王得知后,再也不敢來侵犯趙國了。廉頗知錯就改,負荊請罪,不但挽救了他和藺相如的友情,也挽救了趙國。
看完故事,我想到了自己。當我做錯事以后,也知道應該向別人道歉,但總是覺得不好意思,“對不起”三個字很難說出口,害怕別人會笑話我,就不敢承認錯誤。但是現在,從這個故事里,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道歉并不是一件羞辱人的事,反而能表現一個人的高尚品格,做一個知錯就改的人,別人不但不笑話你,反而會更加敬佩你。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來源于用戶上傳或互聯網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聯系方式在頁腳,本站核實后會在一個月內進行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