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第1篇

大思想家孔子,為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不避艱辛,帶領弟子們周游列國奔走游說。

一日來到衛國,寄住在一個名叫蘧伯玉的家中。衛國君主靈公,有個叫南子的美貌夫人,仰慕孔子,想要見他,就派人對孔子說:“各國的君子,凡是想和我們國君交朋友的,一定會拜見我們南子夫人,我們南子夫人也想見見您?!笨鬃愚o謝客套一番,不得已就跟來人去了。

南子夫人坐在葛布帷帳中等待??鬃舆M門后就叩頭行禮,美貌絕倫的南子夫人也在帳中盈盈回拜,行動時,所戴環佩玉器發出叮當撞擊的清脆響聲,此情此景,令謹尊禮法的`孔圣人也不免心中怦然。

事后,孔子再見到弟子們就有些訕訕的,自己解釋說:“我本來就不愿意見她,既然迫不得已見了,就得還她以禮嘛?!?/p>

子路不愛聽,孔子急得發誓:“我假若不對的話,上天一定厭棄我!上天一定厭棄我!”

十個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第2篇

《三字經》有云:融四歲,能讓梨,弟與長,宜先知。一個四歲的孩子就懂得謙讓之道,不能不說是一種奇跡。有關孔融,還有一個“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典故。

孔融十歲,隨父到洛陽,時李元禮有威名,登門者須雋才之士或有清譽,又或是中表親戚,閣人始肯通傳,孔融獨自到李府,向門官言道:“我是李府君親?!?門官為他通傳后請人府相見,李元禮問道:“君與仆有何親?”,孔融對日:“昔先祖仲尼(孔子)與君先人伯陽(老子)有問禮之誼,是以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贝搜猿鲎砸粋€十歲幼童之口,李元禮及在座賓客莫不奇之。時有太中大夫陳韙后至,得聞此事,便道:“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聰明,長大了未必能佳。這倒是很常見的事,不過卻是對孔融的不以為然。沒想到孔融應聲答道:“想君小時,乃當了了?!?/p>

十個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第3篇

1948年5月25日,我軍攻打隆化城的戰斗打響。董存瑞所在連隊擔負攻擊守軍防御重點隆化中學的任務。他任爆破組組長,帶領戰友接連炸毀4座炮樓、5座碉堡,勝利完成了規定的任務。連隊隨即發起沖鋒,突然遭敵一隱蔽的橋型暗堡猛烈火力的封鎖。部隊受阻于開闊地帶,二班、四班接連兩次對暗堡爆破均未成功。董存瑞挺身而出,向連長請戰:“我就是^v^員,請準許我去!”毅然抱起炸藥包,沖向暗堡,前進中左腿負傷,頑強堅持沖至橋下。由于橋型暗堡距地面超過身高,兩頭橋臺又無法放置炸藥包。危急關頭,他毫不猶豫地用左手托起炸藥包,右手拉燃導火索,高喊:“為了新中國,沖啊!”碉堡被炸毀,董存瑞以自己的生命為部隊開辟了前進的道路,年僅19歲。

十個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第4篇

甘羅,戰國時楚國下蔡人,從小聰明過人,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他祖父甘茂,曾擔任秦國的左丞相,“將門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導下,甘羅從小就聰明機智,能言善辯,深受家人的喜愛。甘羅十二歲時,就投奔到秦國丞相呂不韋的門下,做他的才客。

當時秦國企圖聯燕攻趙,打算派大臣張唐出使燕國,張唐卻借故推辭。呂不韋無計可施,那時年僅十二歲的甘羅,就對國事了如指掌,自告奮勇愿去勸說張唐赴任。

甘羅又征得呂不韋的同意,按照秦國擴大河間郡的意圖到趙國去進行游說。最終,甘羅滿載而歸,秦國不費一兵一卒而得河間之地,秦王就封12歲的甘羅為上卿,并把當年封給甘茂的土地賞給他。 由于當時丞相和上卿的官階差不多,民間因此演繹出甘羅12歲為丞相的說法。

十個古代智慧少年故事 第5篇

王雱是北宋宰相王安石的兒子。

一次,朋友給王安石送來一只獐和一只鹿,五歲的王雱聽到消息后,馬上跑去觀看。王安石的朋友很早就聽聞王雱聰明過人,便有心考考他,于是問道:“你猜猜看,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

王雱從來都沒見過這兩種動物,所以根本分不出哪只是獐,哪只是鹿。但他卻沒有被難住,巧妙地回答說:“我知道,站在獐旁邊的是鹿,站在鹿旁邊的是獐?!?/p>

神童所擁有的才賦固然令人羨慕,但畢竟是少數。我們雖然無法改變我們的先天智商,但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拓寬自己的認識面,成為像他們一樣有作為的人。